果然,見鐵墨如此知進退,尊禮數,崇禎眼中的笑容更盛了幾分,看向鐵墨的目光也柔和了一些,“好了,坐下說話,朕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再三謝恩,鐵墨才在孫承宗旁邊坐下來。聊起正事,崇禎臉的神情嚴肅了許多,“鐵總兵,你是去過陜西的,朕想聽一些實話,陜西的流寇情況,到底如何”
鐵墨大皺眉頭,想了想,他謹慎地問道“陛下,不知你具體想知道哪一點”
“朕想知道,這些流寇能剿滅么陜西何時能恢復太平”
“陛下,陜西的流寇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便是殺了高迎祥和王自用,自然還有別的人取而代之。陜西民亂,源于百姓食不果腹,多年饑荒。民亂,不再剿,而在賑災,朝廷一天賑災不夠,民亂就一天不會停止。”
“幾個月前,朝廷大軍圍攻高迎祥,若是真能把高迎祥這支流寇滅掉,短時間內能少些壓力,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可惜,韃子扣關,失了機會”
隨著鐵墨說下去,崇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就是實話,但實話往往太刺耳。滿朝文武,敢跟崇禎說流寇剿不盡的,恐怕只有孫承宗和眼前的鐵墨了。記得以前,朝堂議事,那些人一個個叫嚷著朝廷大軍一到,流寇煙消云散。可提起糧餉一事,全都啞了火,一個個拿不出好辦法。
良久后,崇禎苦笑著嘆了口氣,“哎,一切讓你說準了啊。”
這時,鐵墨才知道陜西發生了什么事情。由于韃子扣關,各路兵馬忙著進京勤王,圍攻鳳翔府的兵馬一撤,高迎祥就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向北攻下了平涼府,隨后與王自用相互配合,席卷陜西北部。十一月中旬,有感于陜北苦寒,糧食不多,王自用和高迎祥有了南渡黃河的念頭,很快,李自成奉命再戰斜谷關。
高迎祥和王自用也知道,繼續強攻西安府,希望并不大。楊鶴就像個鐵王八一樣,把西安府守得密不透風。等韃子一走,朝廷大軍復來,繼續在西安府拖延,只會重蹈覆轍。
南渡黃河,或許是最好的出入。李自成再戰斜谷關,僅僅一日,便拿下了斜谷關。一天之后,李自成大軍進入漢中府,此時,在漢中府還藏著一支伏兵。
之前朝廷圍攻,花小榮轉道向南,逃出生天,最后逃到了漢中府山中藏匿。再后來朝廷大軍進攻鳳翔府,搞得花小榮一時之間回不去,只能繼續在山里藏著。現在李自成兵出斜谷關,花小榮的機會終于來了。
花小榮所部突然下山,渡過西水,強攻漢陰。由于漢陰方面所有兵馬都去堵子午口,防著李自成了,實在沒料到會有一支兵馬突然殺到漢陰城下。花小榮用了半個時辰,便打下了漢陰。如此一來,漢陰守備處三千兵馬被兩面夾擊,堵在了子午古道之中。
漢陰兵馬本來是去堵李自成的,反過頭來,被別人堵住了兩頭。聞聽漢陰陷落,漢陰兵馬士氣大崩,不戰自潰,很快李自成大軍追著潰兵涌入漢中府。
鐵墨只覺得腦袋嗡嗡的,他發現歷史已經完全脫離了原來的軌道。皇太極比歷史,更早的滾回了遼東,而在陜西,高迎祥等人也比歷史提早做了南渡黃河的心思。
流寇不過黃河,也知能禍害陜西或者西北,可要是過了黃河,進入川蜀或者中原,那整個大明朝就要被攪得天翻地覆了。大明中原地帶,多少人口,多少糧食
“陛下,決不能讓流寇過漢中啊否則,就是猛獸入海,再難收拾了”
“是啊”崇禎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把流寇限制在陜西,流寇再能禍害,也就禍害陜西那個爛地方。陜西已經爛透了,再爛又能爛到哪里去要是中原生變,整個大明江山都要震動。
剿匪、賑災,可都要錢糧。想起錢糧,崇禎就覺得頭疼得很。
京城外,軍營林立,由于打退了韃子,許多人受到了封賞,營中將士自然喜氣洋洋。可唯獨遼東方面一片死氣沉沉,從將領到小兵,臉看不到一點喜色。
薊遼督師袁崇煥下大獄,讓軍中下人人自危。誰都知道,若朝廷有意對遼東人員下手,那肯定不止袁督師一人,接下來會輪到誰祖大壽何可綱還是別人
倒是有一人最是泰然,這個人就是趙率教。袁崇煥下獄,他心里也不是滋味,但要說擔心驚慌,也沒有,頂多就是嘆息一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