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關守軍連忙撲向蒼溪嶺,想要堵住這個缺口,卻被李養純的大軍擋在了百丈關。秦良玉也是大驚,她是真的沒想到農民軍會闖百丈關,因為往東就是清水江和巴江,清水江還好說,那巴江可是水流湍急,川北最厲害的船夫都不愿走的水路。
“不行,必須拖住這些亂黨,不能讓他們過巴江”秦良玉當機立斷,立刻招來土司兵馬,著令自家兩個兄弟親自領兵去馳援百丈關。
秦良玉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可是農民軍早有應對,李自成率四千余人擋在百丈關以西,攔住了馳援的土司兵馬。秦良玉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可還是眼睜睜看著農民軍從劍門關逃往巴江。
蒼溪嶺大橋被毀,秦良玉想追也追不上了。巴蜀之地,山川密布,河流眾多,三萬大山,步步驚險,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跌入陷阱。
古老的巴江,哪怕冬天依舊咆哮著,它孕育了巴蜀平原,同樣也將巴州一分為二。想過巴江,必取巴州,可是以農民軍目前的情況,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攻打巴州,所以只能從巴州北部強渡巴江。
面對這條死亡天塹,農民軍沒有停止東進的腳步。高迎祥秘密下令,讓李養純率兵堵住西邊的路,強迫所有人渡河。冬天冰冷如刀,江水咆哮,橫渡巴江,結局可想而知。
有限的船只留給了那些頭領,可憐的小兵只能成群結隊的過江。農民軍人數太多了,整整用了三天的時間,才渡過這條江水。
過了巴江,有三成的人被巴江吞沒,還有一部分人染上了風寒,可謂是損失慘重。至此,農民軍中許多人對李養純破口大罵,說他心黑如墨,草菅人命。
李養純只能忍著,這些人哪里知道,命令是高迎祥給的。殺人的不是他李養純,而是高迎祥。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愿意干呢闖王舍不得李自成,就讓他李養純來扛,哎,到底不是自己人啊。
越過巴江之后,農民軍馬不停蹄,劫掠夔州,一路向東,二月初,闖入湖廣,兵臨竹山縣。
沒人看得懂這個時代,也沒人看得懂人心。橫渡巴江,農民軍損失慘重,可是當農民軍抵達竹山縣的時候,兵力不僅沒減少,反而還增加了三萬人。高迎祥所部,十萬大軍,如蝗蟲過境,碾壓了一切。
崇禎三年二月初二龍抬頭,農民軍包圍竹山,竹山縣令開城投降,農民軍不費吹灰之力占據了竹山。
至此,高迎祥所部終于贏得了一絲喘息之機,能走的路也多了。
高迎祥縱橫川北,奪下竹山,一時間闖王之名盡人皆知,再不是只限于西北之地。
而此時,趙率教、左良玉以及吳三桂的遼東精銳才剛剛抵達劍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