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青龍崗李信
農民軍內部,其實很多人對李自成的評價都強于高迎祥的,高闖王這位外甥,那可是魄力不凡,做起事情來比高闖王更果決。
就像眼前的情況,如果高迎祥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如此輕易放棄朱仙鎮的。放棄朱仙鎮,就意味著放棄開封府,對開封蘊藏的財富,高迎祥動心的很,怎么可能輕易放棄呢但是李自成不一樣,他有時候也很貪,但他同樣不會在自己看不透局勢的情況下貿然下嘴。看不透,那就換個方向走,開封府這塊肥肉吃不到嘴里,吃別的瘦肉也是可以的。
李自成拿得起放得下,做事兒從來不會猶豫不決,這就是呂偉良最佩服的地方。看似簡單,可實際能做到的人卻很少。面對開封府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在一刻鐘時間里決定取舍
當李自成做出決定后,農民軍方面就立刻發生了變化。先是李自成率銳鋒營離開馬迨坡,然后是橫在東面的農民軍開始有序撤離。撤退命令下達,各部頭領雖有意見,但還是嚴格的執行了命令。這就是李自成這支農民軍與其他農民軍不同的地方,令行禁止,李自成更是有著絕對的權威。總之,李自成的命令,沒人敢違抗,因為那些不聽話的,敢反對的,早已經不知所蹤了。
可以說李自成的兵馬,只有李自成指揮得動,哪怕是高迎祥都沒法隨意調動這支農民軍。各部頭領中,鄭國松與李自成關系甚好,但這次他的意見非常大。
領著兵馬從東邊深入朱仙鎮,將李正乾的主力引了出來,為了配合主力干掉這支官兵,麾下可是傷亡慘重。眼看著局勢大好,突然讓大家后撤,能不生氣么
鄭國松不想撤,可是他很了解李自成,如果違抗將令,哪怕關系再好,恐怕也得遭殃。沒奈何,只能不甘心的帶著人且戰且退。方圓十里地,到處都是廝殺的人,消息傳給所有人,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因為不能及時撤出戰斗,而被留在了北邊。看著身邊不到兩千人的殘兵,鄭國松心頭滴血,那些陷在里邊的,能跑出來一半就燒高香了。
官兵還沒發現情況不對,一旦發覺自己的對手跑了,惱羞成怒之下,肯定會把剩下的人圍起來打的。真是搞不懂李將軍的心思,大好的形勢,怎么就要撤滅了李正乾這股兵馬,破了朱仙鎮,整個開封府將無險可守,開封那邊的兵馬也是少得可憐,破開封城的機會也大了許多。
回到后方,就看到各部兵馬正在拔營,人流如潮,情況亂糟糟的,找了半天,才找到李自成。鄭國松臉色有些難看的走過去,直言道“將軍,形勢對我們非常有利,為何此時下令撤退”
二人是多年的老兄弟了,互相知根知底,所以鄭國松言語中的稍許不敬,李自成并沒有太在意,反而笑著安撫道“鄭兄弟,莫生氣,且聽李某慢慢道來。”
與鄭國松相伴而行,李自成將自己心中的考量一點點說給對方聽。鄭國松聽得有些愣神,到最后也還是覺得有些太慫了。就因為怕有詭計,自己就撤了,是不是謹慎過頭了李自成一眼就能看出鄭國松心中在想些什么,但他不會怪罪。李自成不需要別人跟自己一個想法,也不需要別人理解自己,只需要那些人能聽話就行。
在李自成的嚴令下,各部拔營,從原來的地方離開,向東北方向而去,此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農民軍已經對朱仙鎮以及開封失去了興。
后知后覺的李正乾氣的臉都綠了,自己歷盡千辛萬苦拖住農民軍,想要在朱仙鎮大勝一場。結果自己損兵折將,眼看著決戰時刻來臨了,農民軍竟然撤了撤,好事么讓農民軍這樣走了,那之前自己付出那么慘重的傷亡豈不是沒意義了
李自成率兵東進,這讓李正乾有種美夢成空的感覺,那種失落與不甘,化成了無窮的怒火。繼續向東追擊賊兵李正乾不是沒這么想過,可是他更清楚,這樣做就是送死,以之前李自成所部表現出來的戰斗力,麾下這些衛所兵根本不是對手。之所以趕在馬迨坡周圍牽制對方,那也是因為有后招。離開太遠,缺少后續計劃,那就是無畏的傷亡。
追不敢追,心中不甘之下,怒火對準了那些還沒有車出去的農民軍。在李正乾的嚴令下,萬余名開封衛所兵從四面八方圍來,把余下的農民軍全剿了。
李正乾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在外人看來,這可是著著實實的一場大敗,可自己本來就是來吸引火力的啊,奈何李自成不按套路出牌,好好的開封,說放棄就放棄。就在李正乾守著朱仙鎮生悶氣的時候,離開朱仙鎮的李自成已經揮兵杞縣。為了保衛開封,附近幾乎所有的兵馬都被集中到了朱仙鎮那邊,杞縣真正能用來守城的不到三百人。這點人哪里守得住這座縣城,李自成依舊以鄭國松為先鋒,憋了一肚子火的鄭國松,率兵攻城,沒用一個時辰,就沖進了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