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八月二十四未時,杞縣陷落,農民軍兵鋒直指陳留縣。陳留,自古以來便是四戰之地,縣城扼守著開封東南門戶,向東更是可以長驅直入歸德府,攻打寧陵與商丘。陳留危險,一時間責怪李正乾的言論層出不窮。閔正元和李正乾身的壓力如山一般,卻是有苦說不出。
旁人以為流寇都是烏合之眾,官兵怎么能打不過流寇呢朱仙鎮一場大戰下來,折損一半不說,還沒重創流寇,最后流寇還悠哉悠哉的攻下了杞縣,威脅陳留,這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房間里,李正乾無比委屈的罵著,“開封那些人知道什么他們就知道窮聒噪,流寇打過來,屁用沒有,一個勁兒的想著去京師避難。哼,流寇在他們眼里就是流民,呵呵,他們知道李自成這支流寇有多么不同么”
盛怒之下的李正乾并沒有失去理智,罵歸罵,但他知道朱仙鎮之敗肯定要有人擔責任,想都不用想,最后擔責的肯定是他李某人。讓閔正元分擔責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開封,這座歷史名城,此時陷入了混亂之中,曾經繁華無比的汴河長街,到處都是奔波的人,有些人背著包袱,有些人推著車,行色匆匆,面帶驚慌,看樣子像是在逃難。隨著農民軍攻占杞縣,威脅陳留,好多人對官兵抵擋流寇的信心急速衰弱,不得不想想以后的事情。南陽府的陰云可還沒有散去呢,據傳南陽城破,城內百姓幾乎屠殺殆盡,開封百姓可不想成為流寇刀下的冤魂。
閔正元讓人廣貼公文,安撫人心,可作用非常小。無數百姓依舊往城門涌去,這種情況對開封防務可不是什么好事兒,萬一流寇繞過陳留,偷襲開封,就目前這情況,還不轉眼間就能沖進城無可奈何之下,閔正元只能下令先關閉城門。
城門一關,城中百姓就更慌了,一些士紳權貴找到了閔正元,希望疏通一下。不過這次無論給多少好處,閔正元也不動心了。
閔正元貪,但不蠢,關閉城門,失去的只是一些財帛,被人暗地里罵幾句。可要是開了城門,一個不好,丟了開封,那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如今內東林黨已經決定犧牲他和于成龍來保全南直隸江南基業了,所以一旦出事兒,沒人會保他閔正元的。
開封形勢嚴峻,而此時在開封府東南部的太康縣卻有一支騎兵正緊急奔馳著。這支騎兵便是奧爾格所部,按時間算,其實奧爾格這支騎兵早就應該出現在朱仙鎮了。但閔正元以及李正乾有其他計劃,他們打算先用開封衛所兵吸引流寇注意力,然后由奧爾格這支精銳騎兵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從朱仙鎮南邊發起猛攻。如此一來,必能重創流寇。
奧爾格并不太看好這個計劃的,同樣,他也不需要這點軍功湊數。可是自己是借調幫忙,人家閔正元和李正乾這兩個開封府軍政一把手強烈要求,他也不好意思拒絕。為了配合開封府方面的計劃,奧爾格只能想辦法繞遠路。
想從朱仙鎮南邊發起進攻,談何容易李自成又不是傻子,從開封或者洛陽直插朱仙鎮南邊,流寇肯定能有所察覺,也就失去了偷襲的機會。沒辦法的情況下,奧爾格帶著所部騎兵從虎牢關出發,過鄭州,又從開封府北邊的衛輝府,過黃河進入京師大名府地界,又從大名府向南進入歸德府地界,最后才從歸德府繞道太康。
一大圈繞過來,幾天時間眨眼就過去了。好不容易到了太康,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傳來了李自成攻破杞縣的消息。奧爾格當時就嘆了口氣,李自成沒打朱仙鎮,那自己不是白繞道了
要說意外倒是沒有。一開始奧爾格就對計劃不太看好,只不過是覺得可惜罷了。
準確的說,奧爾格不是不看好閔正元等人的計劃,而是不看好開封衛所兵的戰斗力。在奧爾格想來,自己靠著騎兵之利,以速度繞道沒問題,但開封兵馬真的能撐到騎兵到來么
事實開封兵馬確實沒能撐到時日,但凡開封兵馬稍微勇猛一點,正常一點,李自成也不會放棄朱仙鎮,跑去打杞縣。李自成有反應,也不奇怪,開封兵馬戰斗力嬌弱不堪,跑到馬迨坡附近惡戰,怎么看都是在送死,如此詭異的局面,李自成能不多想想么
奧爾格沒在太康停留多久,迅速趕往朱仙鎮,現在他要趕緊到朱仙鎮,配合開封兵馬守住陳留,再駐兵歸德府。記得督師之前送來的軍令,必要的時候,哪怕是朱仙鎮不保,也要駐兵歸德府,阻止流寇進入鳳陽府。
有此嚴令,奧爾格不得不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