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北川面露不忍,張開嘴想問問陷在磨盤營的幾萬兄弟該怎么辦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只是,人已經站起來,卻不說話,看上去很是怪異。李自成看了看徐北川,皺眉道“徐頭領,你有事情”
“李將軍徐某無事”徐北川長嘆一口氣,重新坐下來恢復體力。有些問題不能問的,問了,只會讓大家更尷尬。
李自成剛才沒提,那就說明已經放棄那幾萬兄弟了。是啊,不放棄又能怎么樣看看那無窮的炮火,還有那可怕的騎兵,而自己這邊早已經士氣崩潰,這種情況下往磨盤營派兵增援,派多少都是送菜啊。陷在磨盤營的人,只能靠自己了,能跑出來多少是多少。
李自成并不蠢,他豈能不知徐北川想問什么不是他李自成心狠,實在是必須如此啊。下這種決定,他的心也在滴血,那可是幾萬兄弟的命啊,其中有一半兵馬還是他李自成的嫡系兵馬。
一時間,眾人全都閉口不言,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死寂的悲傷,唯有遠處的炮火聲,還在提醒著大家,危險還沒有解除。
崇禎四年二月初六,歷史會記住這一天,因為這一天給對整個大明王朝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天,磨盤營戰事終于結束,云府鐵騎以及烈火營的及時出現,成功保住了磨盤營防區。
磨盤營一戰,前后歷經四天有余,此戰殲滅流寇五萬余人,繳獲物資頗豐,尤其是重創了李自成所部,給高迎祥心頭狠狠地插了一刀。為此,官兵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趙率教、曹文詔以及秦良玉麾下兵馬折損將近一半,尤其是秦良玉麾下,最是慘烈,為了守住磨盤營,近三萬巴蜀子弟,折損一萬六千余人。
此戰,可謂是慘勝。慘歸慘,可是勝利終究是勝利。眼下高迎祥麾下尚有十二萬農民軍,被圍困在九華山西部官道附近,南有三省總督鐵墨和魏國公徐弘基帶領的大軍封鎖,北有曹文詔、周定山等人率領的聯軍駐守磨盤營。高迎祥十幾萬人馬,只能在草帽坡附近被動防守,表面上看,一切向好,似乎朝廷大軍隨時都有可能剿滅這支禍害大明好些年的流寇了。
消息傳至南直隸,加急送往北直隸,南直隸民心沸騰,金陵城內甚至有人走上街頭載歌載舞,慶祝著這喜慶的一刻。似乎,流寇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百姓興奮,朝廷同樣興奮,南直隸兵部尚書顧同恩迅速修書一封送往磨盤營。當南京兵部公文送達磨盤營的時候,周定山、奧爾格以及曹文詔等人正在緊密的商量著下一步的計劃,看完公文,曹文詔臉色都變了。公文放在桌上,隨即看向場中的男子。
此人名叫寧國倫,南京都察院副都御使,這封公文就是寧國倫親自送來的。一封公文而已,何須一名副都御使親自送南京方面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讓寧國倫來督戰的。
曹文詔面色不悅的說道“寧大人遠道而來,一路勞頓,還請好好休息,至于剿滅流寇之事,只有我等負責。”
曹文詔的話已經很委婉了,但意思表達的很清楚,這里的事兒我們說了算,你們南京城的老爺們就別摻和了。可是寧國倫仿佛沒聽懂一般,拱拱手,義正言辭的說道“幾位將軍,如今南直隸數百萬百姓翹首以盼,只待剿滅流寇,還大明太平江山。此事,乃國事,寧某責無旁貸。”
曹文詔大皺眉頭,要不是顧及身份,真想一刀砍了這個寧國倫。這幫子南京官老爺,之前流寇縱橫南直隸,勢力一時無倆,那時候一個個躲著,把事情推給京營以及鐵督師,就怕擔責任。現在好了,眼看著勝利在望,也想著摻和一把,圖個與有榮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