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巴蜀之變
何一清有苦自己知,他飽讀圣賢書,也想著為天下萬民開太平,可在官場上行走幾年,現實告訴他當初的想法是多么可笑。誰愿意干這種事情可是,利益決定了一切,他何一清可以什么都不做,甚至可以不來河南,可結果是什么
何一清沒有回答孫傳庭,在他看來,孫傳庭依舊活在夢想中。可是鐵墨那邊,不能不給一個滿意的答復,不管怎樣,至少得先把兒子弄回來。猶豫了許久,何一清低下頭,拱著手施了一禮,“鐵督師,下官明日便上奏朝廷,近些日子,下官深感身體不適,也該回家休養些時日了。”
說出這番話,幾乎耗盡了何一清全身所有的力氣。這意味著他幾乎放棄了仕途生涯,自己向鐵墨低頭,幾乎打亂了內閣在中原的部署,自己也必將不容于官場。果然,鐵墨滿意的點了點頭,向旁邊的周定山打了個手勢,“何大人放心,何公子性命無憂,不過,本督師建議何大人,趁著身子骨還算可以,趕緊續弦吧”
“”何一清愣了愣,隨后整個人仿佛垮了一般,臉色蒼白如紙。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完了,兒子的命根子被斷了,恨是的,心中恨意滔天,可又有些無奈,鐵墨若是再狠一點,兒子的命就沒了,可是這樣活著,往后的余生還有意義么
“督師,你為什么要這樣下官已經做出讓步了”何一清喉嚨動了動,面無表情的質問出來。鐵墨猛地拍了下桌子,冷聲怒道“你還有臉問為什么,你還是回去問問你的好兒子吧何一清,不妨告訴你,你要是再敢廢話,信不信本督師連你們一家子都剮了”
何一清頓時心頭一凜,剛張開嘴,卻一個字不敢往外說了。他可以確定,鐵墨說得出做得到,這個家伙,完全枉顧朝廷法度,什么事都敢干。別人做這種事情,都是悄悄摸摸的,鐵墨倒好,當著眾人的面就敢這么說,他是完全有恃無恐啊。
事到如今,何一清只能長嘆一聲,自己當初真不該來中原,更不該按照內個的計劃辦事。結果到頭來,倒霉的就只有他何一清。鐵墨也不是傻子,他不會真的去京城跟內閣那些人對峙,那么剩下的就是拿他何某人開刀了。義子何堂命喪當場,親兒子何明翰變成了廢人,他何一清也被逼著要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他何某人也就四十來歲,正值壯年,年富力強啊。可現實往往逼得人不得不低頭,當何一清退下后,中原的未來格局也大致定了下來。朝廷想再派河南巡撫,那也是后邊的事情了,但經過此事,河南各級官員也該動動腦子了,至少閔正元、李正乾這些人已經成了鐵桿的鐵墨一黨,于成龍那邊也差不多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開封似乎并沒有受到那場風波的影響,在百姓看來,只不過是邊軍又去離山那剿滅了一波草寇而已,頂多增添了一絲茶余飯后的談資。官場有官場上的規矩,大家怎么鬧都沒事,不能捅到外邊去,若是讓百姓知道這里邊的事情,那朝廷不成笑柄了
海蘭珠平安歸來后,并沒有休息太久,次日便開始忙碌起來,她與蕭如雪連日見了許多中原當地大族,其中便有滎陽鄭家,登封王家,大家達成了初步意見,這樣晉北的市場總算在中原打開了門戶。內閣方面不是不知道這里的情況,可他們沒有什么好辦法,這是民間商場上的事情,內閣再霸道,也沒法強制別人怎么做買賣啊。
最近這些日子,中原已經日趨安穩,流寇殘余也被滅得干干凈凈,當然,還有一些殘留勢力,這會兒也不敢冒頭了。中原形勢好轉,百姓生活恢復如初,可是巴蜀百姓可就遭了秧。張獻忠沿著竹山撤退后,為了躲避官兵追繳,一路向西逃,幾日后便攻破九道梁河口,涌入四川境內。如今駐守川北的秦良玉還帶兵在外,川北老將吳國輔也已戰死,致使川北無人能擋張獻忠兵鋒。進入四川后,僅用了一天時間,張獻忠所部殘余兵馬便攻上了巫山。
巫山,地處川北東部,向南可入施州,向東可劫掠荊襄,向西亦可以攻占川北比較富庶的萬縣和開縣。巫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張獻忠霸占此處,可以說為自己謀得了一塊上好的棲息地。張獻忠占據巫山,也是經過長期謀劃的,他就看準了高迎祥去了施州,這才霸占巫山的。施州已經成了高迎祥的地盤,土司、朝廷的目光都被高迎祥吸引過去了,反倒是施州北邊的巫山一帶沒人愿意管。借著高迎祥吸引朝廷注意力的時機,他張獻忠可以在巫山干許多事情。
張獻忠一直都是個兇狠的家伙,他根本不在乎名聲,更不在乎別人怎么看。占據巫山后的第二天,張獻忠一聲令下,川北便發生了一件慘絕人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