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川城外,流寇靠著悍勇殺得第一軍陣型散亂,而在岑波鎮,周定山所部竟然正面憾敵,以弱勢兵力,硬生生打垮了對手。不僅打敗了敵軍,還從精神上打得流寇渾身顫抖。
第二次岑波鎮之戰,近兩萬潼關駐軍被全殲,似乎是宣示宜川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潼關方面的賊兵除了僥幸逃掉的,其他一個活口沒留下來,就連最擅長逃命的王巖也被閆濤一刀斬落馬下。隨著岑波鎮戰事結束,圍繞著西安城展開的戰事終于落下帷幕。
高迎祥得到了藍田縣,卻在商州、合陽平原以及宜川外圍岑波鎮,相繼損失了幾萬大軍,實力大打折扣,老牌頭領一陣風王巖被殺,所部殘兵僅剩下不到四百人。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高迎祥不得不承認,這一次自己又失敗了,而且敗得如此徹底。現在宜川光禿禿暴露在義軍將士攻擊之下,可是誰敢去宜川城呢
岑波鎮發生的事情不斷沖擊著每一個人的內心,試問為什么岑波鎮一戰官兵沒有留俘虜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敢動宜川,必死無疑。
“活閻王真的是太狠了,竟然制定了如此龐大的計劃,讓我們一步步走入彀中,可惜了王巖啊”說著話,高迎祥眼中隱有淚光閃動,一場場戰事打下來,手中只剩下不到六萬大軍,接下來該怎么做繼續打宜川報仇雪恨以現在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啊。
高迎祥心中充滿了落寞,他從沒像這一刻如此無助過,他覺得自己似乎陷入一個巨大的棋盤中,已經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宜川戰事已經結束,高迎祥的日子固然不好過,可是鐵墨的日子也不滋潤。
崇禎五年底,一紙公文送到京師,引起了朝堂震動。三省總督鐵墨與陳奇瑜密切配合,于宜川南部重創流寇,全殲一陣風王巖所部兩萬余人。這個消息可以說是整整一年時間里最好的消息了,朱由檢坐在御書房內,眼中放著道道精光。
這一刻,朱由檢覺得自己可以收拾大明這場亂局的,不至于讓先祖留下來的江山破落不堪。
也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朱由檢的氣色好了許多。朱由檢心情不錯,一方面是因為陜西這場大勝,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自從老師孫承宗復任遼東后,今年所耗費餉銀物資居然比往年少了一半。
陜西一場大勝,絕對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大好事。可是讓朱由檢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一大早例行朝會,剛剛進入大殿,朱由檢便感覺到氣氛有點不對。
果不其然,剛坐下錢謙益身后的禮部侍郎馬英遠便出列道“啟稟陛下,延安府重回朝廷之下,可喜可賀。不過陜北遭受連年兵災,自四年前開始,流寇便以延安府為據點,長期占據此地,人心多有不穩,百廢待興。此時,急需一名能臣主政延安府,收攏民心,不至于讓將士們的鮮血白流。”
聽了這番話,龍椅上的朱由檢內心便是咯噔一下。馬英遠的意思,朱由檢豈能聽不出來,可他怎么可能同意。正待說些什么,兵部侍郎張彩已經拱著手出列。
“陛下,臣以為馬大人所言甚是有理,臣推舉都察院御史程濤程大人赴任延安府。”
這時成基命很合事宜的附和道“陛下,程大人與三邊總督陳大人乃同科進士,他去延安府,最是合適,臣附議。”
“臣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