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的手下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把各類商貨的樣品拿到了岸上,就在永寧寺石碑之下一排排的擺列開來,成袋的鹽巴、蔗糖、辣椒香料,各式鐵器,從廣東訂購的成衣,布匹和棉花,一眾首領一擁而上,對著這些貨物品頭論足,不住的點頭,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李明勛的商貨都不輸于賞烏林得到的東西。
然而,交易并沒有出現,原因很簡單,這些首領不遠千里,劃船而來,所載的皮貨多是給東虜的貢奉,貢貂制度和賞烏林本質上是一種統治方式,交易只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表達對遠在遼東的清國表示臣服。
沒有如數貢貂的部落不僅得不到賞烏林,還會遭受來自東虜的懲罰,或許東虜不會親自動手,但是在這片土地上,有的是愿意用其他部落腦袋去討賞的人。
見眾多首領為難,李明勛把眾人召集在一起,說道“諸位,我們與建州女真的戰爭和你們沒有關系,你們只需要作壁上觀,等我們分出勝負即可,我會在這里設立一個木城和市集,然后出征普祿鄉,等我們擊敗了東虜,這里就會恢復往日的自由與和平,我們不僅承認你們對自己部落的所有權,也有進行賞烏林,而且還建州女真無法的東西。”
此言一出,周圍一片喧囂之聲,諸部首領皆是大聲喧嘩起來,最終還是那年邁的首領站起身,說“李大人,你的意思是讓我們枉顧對大清皇帝的立下的誓言,對你們進攻大清軍隊視而不見嗎”
李明勛呵呵一笑,示意那首領不要激動,讓身邊的烏穆把刀歸鞘,李明勛認真說道“你我都知道,所謂的誓言都是不堪一擊的,你們看重的是利益,我提出的條件非常好,無論我們是勝是敗你們的利益都沒有損失,即便是你們對建州女真確實忠誠,那又能怎樣呢,我的大軍已經在這里了,你們的部落卻在數百里之外,支援他們也需要一兩個月的準備和行軍,那個時候結局已定,你們又有什么必要去表忠心呢”
眾人面面相覷,臉色都是不好看,正如李明勛所說,這片區域的土著部落散落在周圍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山林之中,每個部落人數多不過兩三千,少只有幾百,原始的生活模式讓他們的戰爭動員能力很差,從這里返回部落,召集士兵,再返回,最近的部落也需要半個月,遠的甚至需要半年,對于馬上發生的戰爭基本不具備影響力了,而且他們對清國根本談不上忠心,接受清國的統治更多的是畏懼和迫不得已。
如此情況下,各部首領最佳選擇就是什么都不做,坐山觀虎斗,坐等李明勛和清國分出勝負。
普祿鄉。
這里原本就是一片荒地,因為水路交通便利,早在努爾哈赤時代便作為賞烏林衙門的所在地,說是衙門,其實一個簡陋的木城,用原木插進土里圍成了三里一圈的城墻,立在了河邊的高地上,低矮的原木房屋就是所謂的衙門,這座并不堅固的小城就地取材,滿足的是東虜筑城而居的傳統,每年只在其中進行賞賜、貢貂等儀式。
拜爾岱指揮著士兵把碼頭上的物資搬進木城之中,除了賞賜用的蟒袍、布袍、布匹和棉花,其他都是軍事物資,箭矢、柴捆、油脂還有大量的糧食,作為一個老兵,拜爾岱清楚從老汗時代,大清與這些東海野人的恩恩怨怨,自己處在寧古塔千里之遙,隨時要面對叛亂的乞列迷人和索倫蠻子。
正在拜爾岱忙碌的時候,一隊白甲兵從密林之中鉆出來,其中還混雜著近百乞列迷蠻子,為首的是個面無表情的矮壯漢子,眼角溝壑一般的傷痕讓他看起來極為狠辣,這人便是哈兒蠻部的音圖,不僅是哈兒蠻部的首領,還是大清任命的哈喇達,他的母親、老婆和兒媳都是薩爾罕錐,也就是八旗下嫁給蠻子的婦女,獨特的關系讓他成為對大清最忠順的人,也是名義上所有乞列迷人的頭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