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的試驗,基本有了結果,最適合在遠東這塊土地種植的是玉米和土豆,糧食作物中,只有燕麥擁有不錯的產量,特別是開發度最高的永寧城周邊,最適合喜涼、忌高溫又喜歡濕潤環境的燕麥生產,雖然產量仍舊不高,仍然引來歡呼,去年收割的燕麥被歡欣鼓舞的官員們釀造成了啤酒,讓社團的水手終于在低劣的朗姆酒之后多了一種低劣的選擇。
玉米、土豆、大豆和大麥,成為了永寧城行政長官區主要發展的糧食作物,而在種植的區域上,氣候更暖和興凱湖北側被選中,后世的北大倉現在還是沼澤地,而興凱湖北側土地肥沃、地勢較高,更容易開發利用。
當然,這一切還在規劃之中,目前來說,社團的主要種植業都分部在重要據點的周圍,種植的也都是土豆這類既可以當主食又可以當蔬菜的作物,社團真正要發展的是畜牧業,在遠東,無論山林沼澤還是平原,到處都是肥美的草地,畜牧養殖不僅可以得到肉制品,還有皮貨和奶制品出產。
經過交叉對比,李明勛發現,遠東也是一個不錯的移民場所,至少不會像臺灣那樣容易得瘧疾,臺灣移民最大危險來源于各種熱帶亞熱帶疾病,而遠東移民最大的阻礙是寒冷,相對來說,前者是性命有關,后者是經濟問題,而社團下一步移民的重點來自北方,似乎遠東更為合適。
從永寧行政區的報告中可以看出,北方的任何一個據點都熱切期待著新移民的到來,各個二級行政區都已經截留部分財政和資源投入到移民之中,比如提前從江南訂購棉衣、儲存部分開拓用的鐵質農具和武器,但是永寧行政長官區苦寒的條件對于移民工作并不友好,這里的冬季酷寒,河流、海港冰封,地面凍若堅石,根本無法開墾土地,每年也只有夏秋化凍時間才可以進行墾殖活動。
“還是看時節吧,社團參與到中原的戰事還要看大明朝廷的態度,招募移民之事尚未有具體章程,若時節合適,大本營是絕對不會虧待北方的。”李明勛最終給北方的移民工程定了一個調子。
崇禎十五年十月,盛京城。
冷風吹過樹梢,發出嘩啦啦的聲音,博洛彎著腰,把臉埋在戰馬的馬鬃里,然而雪片還是打在他的側臉和脖頸,大部分的皮肉被凍的沒有了知覺,只有寧古塔一戰中被石子崩出的傷痕在撕裂的痛。
遠處開始傳來喧嘩的聲音,在寒風之中馳騁中的博洛費力的睜開眼睛,雪粒子讓他不得不瞇著眼,遠處的盛京城被霧氣和白雪皚皚所遮掩,但是歡呼聲和鼓樂聲不斷傳來,似乎在慶祝什么
人們在慶祝什么,寧古塔已經丟失了,還在慶祝
博洛心中大罵,又狠狠抽打了一下馬屁股,一直到被盛京守備的騎兵擋住。
“你們是什么人,從何處而來”那騎兵高聲喝道。
“我們來自寧古塔,安平郡王讓我們回來報信,寧古塔已經。”身邊的白甲兵剛要把寧古塔失守的消息說出去,就被博洛一鞭子抽打在了嘴巴上。
“我是博洛,盛京城怎么了,在慶祝什么”博洛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