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志有了大艦隊迎戰的記錄,在此之前雙方在向南中國海深處航行,大艦隊一直與馬尼拉艦隊保持一海里左右的距離,速度在六節左右,航行的優哉游哉,這樣下去,雙方要么會一直航行到越南海域,要么在碰上南中國海深處那些島礁群之后轉向,但洛佩茲顯然等不及了。
一旦轉向,就是往左轉向,繼而航向要么向南,要么向東南,如果是前者,大艦隊就有速度優勢,馬尼拉艦隊追不上,自然打不著,如果是后者,那就更無法接受了,大轉向之后,大艦隊就處于更利于逃跑的下風向,洛佩茲再無主動權。
中午一點,圣瑪利亞號開始右舵轉向,貼近大艦隊,其轉向角度不大,一直用了一個小時才接近到四百米左右的距離,雙方的側舷火炮開始進行效力射擊,一輪輪的縱射看起來非常華麗,硝煙如龍,炮火如花,李明勛就站在船艉樓的甲板上,用望遠鏡盯著對面的圣瑪利亞號。
上風位的優勢顯現的淋漓盡致,縱然因為交戰,白鯊號只升起了用于抬船艏的船艏支索帆、前桅主帆,和動力的主桅上帆和后桅上帆,但寬達的帆布和密密麻麻的支索、橫珩依舊造成了巨大的紊流區,這紊流區長達四百米,導致圣瑪利亞號的帆索嘩啦啦的響動,從而引起圣瑪利亞號船體的晃動,給圣瑪利亞號右舷炮手瞄準造成了困難。
雙方炮擊幾輪之后,圣瑪利亞號的火炮射擊速度明顯低于白鯊號,畢竟他們要把主炮復位需要讓沉重的火炮爬上十幾度的陡坡,而白鯊號火炮復位是在下坡,每次一輪射擊之后,刺激的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嘴的硝煙就會吹向圣瑪利亞號,讓黑暗的火炮甲板更如地域一般。
圣瑪利亞號依舊在接近,只不過現在的轉向幅度很大,以至于讓只有二十五度射角的火炮,大部分無法瞄準白鯊號,而白鯊號卻在猛烈射擊,特別是露天甲板上新近增添的六磅炮,把鏈彈和桿狀擴張彈打的又快又準,撕扯著圣瑪利亞號的帆索和橫珩,如今開火的六磅炮有六門,而逆戟鯨級主力艦則在出征前大量在露天甲板布設九磅炮,為此,大艦隊主力艦把占地最大的長艇和小艇掛在了船尾,但此時看來,一切是值得的,圣瑪利亞號的帆索結構受損嚴重。
“報告,敵后衛動了”桅樓上的瞭望手高聲喊道。
“密切監視,注意敵人動向”軍官回應道。
半個小時之后,瞭望手高聲匯報“敵后衛艦兩艘,右轉向機動,在戰列線右側五鏈行駛,滿帆前進”
李明勛回到指揮艙,參謀已經把模型擺在了準確的位置上,兩艘重炮艦在距離五鏈的位置上快速前進,五鏈至少有九百米,這可不是能進行炮戰的距離,顯然,敵人重炮艦不打算夾擊大艦隊的后衛,領航鯨號和虎鯊號,而是選擇了一個更激進的戰術,夾擊旗艦和長須鯨號。
這樣的選擇可真是野心勃勃,如果其夾擊大艦隊后衛,處于上風的大艦隊還真不好機動,左轉會被戰列線打擊,右轉會被夾擊艦打擊,后衛形勢就危險了,但那也僅僅可以留下大艦隊兩艘主力艦,洛佩茲選擇讓兩艘夾擊艦滿帆追擊,目的就是夾擊旗艦,這樣如果旗艦和長須鯨號崩潰,那大艦隊全部都危險了。
這個時候,艱難的選擇擺在了李明勛的面前,他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滿帆前進,憑借速度優勢脫離戰場,但敵人也會追擊,夾擊艦配合的好,甚至可以從中截斷大艦隊,留下部分艦船,而另一個選擇更危險,那就是發揮上風位優勢,主動貼上去,和馬尼拉艦隊肉搏,利用長須鯨號和逆戟鯨號的火力優勢,在夾擊艦沒有到達位置之前,在馬尼拉艦隊的戰列線上打開缺口。
李明勛還在考慮,身邊的參謀全部在建議第一個選項,原因很簡單,第二個選擇對旗艦來說太危險了,不光是參謀們自私,他們不希望李明勛冒險,第一個選擇可以保證前三艘艦船可以撤離。
正在猶豫之際,旗艦艦長跑進來,對李明勛說道“閣下,西蒙斯閣下的座艦打出第九號信號旗”
李明勛跑出指揮室,向后看去,果然,長須鯨號的主桅頂部飄揚著九號信號旗,那是一個請求請允許我帶頭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