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櫻道“陛下,東番對朝廷和魯逆的態度并無區別,都承認也都不承認,實際上不光是朝廷與魯逆,在江南反抗滿清韃子的義軍民團都得到了社團各種支援,只是其實力有限,無法面面俱到罷了,而臣也聽李明勛說過,凡抗清者皆為社團之盟友,其定然不會為了朝廷而放棄對其他勢力的支持,實際上,東番社團并不接受正統的概念,其更希望建立一個超越民族、政治的抗清統一陣線。”
“朕何嘗不想文臣不再黨爭,武勛不再跋扈,同心協力,一起匡扶大明江山,保我三百年的社稷啊。”隆武感慨說道。
曾櫻心中嘆息一聲,他清楚,天子仍然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李明勛的政治主張,他天子眼里,這依舊是明清兩個政權之間的斗爭,頂多還有一些滿漢民族爭端夾雜其中,但在李明勛眼里,這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戰爭,先進與落后間的比拼,只要朝廷堅持老舊的那一套,所有的抗清力量不會真正的聯合在一起。
無論是江南抗清義勇,還是隆武朝、魯監國的文臣武將,有幾個是為了朱明天下而斗爭呢
“不管怎么說,朕為天下之主,華夏正統,斷然不能讓萬民百姓以為抗清力量匯聚于魯逆手中,此番魯逆陰險,與東番達成協議,奪了頭籌,朝廷當如何,才能讓東番顯的對朝廷更為親順呢”隆武天子認真問道。
曾櫻很清楚,天子對東番是極為重視的,如今以東番社團的實力,足以改變天下大事,若東番對朝廷親順,可以證明朝廷是天下正統,得到更多糧餉方便的援助,這在于魯監國的政治斗爭之中尤為重要,比任何大學士和武將的投靠都重要,而東番作為海外勢力,也能更好的平衡鄭氏對朝局的把持。
現在鄭芝龍對朝中的文官武將統統不忌諱,獨獨怕東番社團,前幾日提議招撫社團,明知道可能性不大,鄭芝龍的反應仍然極為激烈。
“東番李氏以海貿起家,以精兵護持,在海外領地無算,既是持劍經商,有已為素封之君,尋常封賞恩義根本不為所動,以老夫看來,唯有兩策可讓李氏意動,親順朝廷。”曾櫻沉聲說道。
隆武臉色大悅,他最討厭侃侃而談卻無有實策的大臣,曾櫻這般可以出謀獻策的人才是他喜歡的,當即問道“請先生賜教。”
“策一,結為姻親。”曾櫻道。
“先生所說是和親”隆武問道。
曾櫻連連解釋“不不不,并非和親和親為籠絡敵對之國,東番素來對大明親順,雖拒絕受撫,但何來敵對之說,且和親動輒需要對方乞親求緣,常以臣屬之禮待之,以東番之傲,如何愿意,再者,我大明一朝三百載,哪有和親之天子呢”
“那先生意思是”隆武深感有理,再次問道。
曾櫻道“老臣所言,是聯姻”
“聯姻對雙方俱是平等,亦為友好舉措,是為秦晉之好,天子若以公主賜婚,那李氏縱然不以臣禮奉天子,也當有翁婿和睦,女婿對待岳父,豈可不敬”曾櫻笑著解釋道。
隆武重重點頭,忽然嘆息“哎,恨無一女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