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部的軍官們都沒有說話,這就是海軍的矛盾所在,他們擁有一個海軍通的執政官,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缺少什么,這對海軍的發展至關重要,但他們也要做手腳的時候卻也沒有那么多的空間了。
“你們現在有一個陸戰營,兩個獨立大隊,擴編成兩個營,四個大隊也就是了,這方面我會替你們向元老院背書的。”李明勛見無人說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明勛深深的看了看眾人,說道“西蒙斯,諸位先生,如果你們不想在預算上吃虧,還是把心思放在戰列艦上吧,元老院和我都很清楚戰列艦對于社團的意義,社團可以沒有任何一種武器,但絕對不能沒有戰列艦,這是我們存在的基礎”
有李明勛這句話,縈繞在眾人心頭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雖然李明勛拒絕了海軍在槳帆船和陸戰營上的擴張計劃,但依舊表現出了對海軍的倚重,更重要的是,眾人擔心的那一幕沒有出現,那就是李明勛會受不住外部壓力,過度的介入大陸戰場。
事實上,從曾淑儀的表現來看,李明勛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大明盟友的催促,內部民族主義覺醒者的道德指責,還有來自大陸的合作伙伴的要求,這種壓力不僅傳遞在李明勛身上,也傳遞到了元老院的所有元老的身上,以至于元老們對明年的財政預算久拖不決,一直等到李明勛回來才進行正式的討論。
毫無疑問,無論是出于私心還是出于公心,大部分人希望社團把資源投入到大陸之上,這也是社團的發展戰略,但是投入多少資源,或者說準備多少財政預算合適一直沒有一個定論,錢就那么些,社團的發展與維持,各行政區的開發和拓殖都需要資金,就算是戰爭預算,也有幾個類目,一個是維持費用,海陸兩軍現有的軍隊要發餉,訓練要耗費,第二個是擴軍費用,訂購武器、招募士兵都需要錢。總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戰爭中去吧。
只要李明勛保持理性,元老院就不會被這股沖動的思潮所影響,那么各軍種的發展和維持都會得到照顧,這也是海陸兩軍最希望看到的。
“尊敬的閣下,關于戰列艦的發展和建造,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詳細的規劃,希望可以得到您的支持,這個計劃是海軍部和海軍造船廠一起制定的,滿足應對未來威脅的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考量技術和資金的條件。”西蒙斯拿出一本計劃書放在了李明勛面前,誠懇的說道。
李明勛敲了敲那封皮,問道“我可以把這計劃書公示給元老院嗎”
西蒙斯臉色微變,說道“不,這是屬于海軍的內部計劃,呈遞元老院的那份還需要稍稍修改其中的部分數字。”
李明勛笑了,這又是常見的政治游戲,在任何時代都有,為了和掌握預算的權力機構討價還價,制定計劃的時候都會留下冗余,甚至會故意設定一下不必要的條款讓權力機構去否決,以保證核心計劃的執行,不過李明勛很喜歡西蒙斯的坦誠,既然他如此說,那么計劃書中的一切都是真實可靠的。
“好吧,我就作為海軍顧問的身份幫你們籌劃一下吧。”李明勛笑著說道。
計劃書的封皮上清楚的寫著海軍造艦章程幾個大字,而右上角則是絕密的紅色印記,而其中大部分篇幅是關于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和技術分析,而其建造數量和火力配備則完全與海軍的下一個假想敵,荷蘭東印度公司掛鉤。
htt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