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蔚然站起身,指著說話那人和身邊幾個長袍男子說道“這些都是學堂的同僚,多是江浙山東之人,與在下約在里,便是討論這件事的。”
陳邦彥略略點頭,徐蔚然道“這位是陳先生,剛從大6來,在粵西林大人那里供職。”
“哦,原來是林大人麾下,能在清虜鐵蹄之下保住粵西一隅,林大人和陳先生都是我族的功臣”那人客套說道。
“功臣不敢當,只是你方才的話老夫不同意,此地百姓不服王化,怕是民心已經被利用了。”陳邦彥道。
“騙一人容易,騙千萬萬人卻難,人心多變,肚子卻很誠實,若是能騙人吃飽穿暖,這種騙,我也愿意受一受啊”當下便是有人駁斥道。
眾人落座,上來茶點,小二告饒道“諸位先生,各位老師,煩勞小聲一些,勿要再給小店惹麻煩了,我家東主說了,諸位都是公民身份,也都是讀書人,知道老百姓不容易,好不容易在臺灣過幾年安生日子,請諸位先生替我們做主,替百姓著想”
徐蔚然道“行政長官有明令,任何人不得干涉公民投票,你家東主讓你說這話可是讓我們投反對票”
小二撓撓頭,說道“先生可別這么說,我們只是希望諸位替窮苦百姓想象,可沒有說讓您投反對票,支持對我們百姓好,還是反對對我們百姓好,各位心中自有一桿秤”
說罷,小二退出門外,陳邦彥道“勢利小人,慣會旁敲側擊”
“先生莫惱,這樣的事兒我們已經幾乎天天面對,周圍每個人都向我們施加壓力,哎,早知如此,我便不當這個公民了。”一人氣餒說道。
“你這話卻是不對,三餉公投關乎元老院治下三百萬百姓的利益,你我肩負這等責任,如何能退縮,再者,公開投票就是要順應民心,百姓向你我表達他們的意見,何錯之有呢”徐蔚然當下就是有些不忿。
由此打開話匣子,陳邦彥與這些老師辯論起來,這些人在大明之時多是落魄之人,有些人從賊有些人以寫信算命為生,到了社團治下才過上體面的生活,讀書人,對大明還是有感情的,半輩子被忠君愛國的思想影響,最是矛盾了。
一群人辯論許久,期間茶館老板進來勸了幾次,眾人才稍稍緩和下來,陳邦彥這才明白,這是目前臺灣最重要的事,有很多公民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那些支持加征三餉的人很多都挨打了,上次因為眾人聲音太大,在茶館引了毆斗。
“其實我等薪金已是不低,按照標準,一年不過一兩半銀子,頂多半月薪金,如何不能支持呢”
“你這話卻是錯了,公民階層都是中等收入者,加征三餉也不過一年少收入幾十分之一,但對尋常百姓來說,便是要將手中五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收入上繳,他們生活必受影響,不少人會挨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