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的馬蹄聲在南京城中的石板街道上響起,七八騎策馬疾馳,進入了城中校場之中,這里已經搭好了臺子,校場之中有數百精卒分列,而臺上臺下卻是有官宦士子二百余,簇擁著一個著官袍的男子,便是招撫大學士洪承疇了。
為首騎士是一身大明官袍,下的馬匹來,高聲道“本官乃是大明魯監國殿下使者沈廷揚,特入城勸解爾等投降的”
“這是我大清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洪大人,你見天朝上官何不下跪”中軍官高聲喝道。
“洪大人哪位洪大人”沈廷揚昂首問道。
中軍官道“自然是洪承疇洪大人”
“假話洪承疇洪大人乃是我大明薊遼總督,已經陣亡在松錦前線了”沈廷揚傲然說道。
洪承疇眉頭一緊,從臺上走下,畢恭畢敬到了沈廷揚面前,徑直跪在地上“洪承疇拜見恩公”
“洪承疇,你乃我大清重臣,如何向偽明使者下跪”一個官員跑過來,拉起洪承疇。
洪承疇道“下跪的是知恩圖報的末學后進洪承疇,而非大清招撫大學士也”
“大學士高風亮節,不愧是我朝官員之典范”人群之中爆發出一陣喝彩之聲。
這里人大多知道洪承疇與沈廷揚之間的關系,當年沈廷揚去福建泉州做生意,停留在一個飯館之中算賬,因為喝了酒,賬房不在身邊,一時算不清,那時還是窮酸秀才的洪承疇出現,不多時便是為沈廷揚做好了賬目。
沈廷揚知道了洪承疇的情況,也聽聞南安洪家的忠孝之名,便是贈銀數百兩讓洪承疇繼續求學,洪承疇二十三歲便是中舉,然后步步高升,成為崇禎朝的重臣,可以說,若無沈廷揚也不會有洪承疇的今日,洪承疇知恩圖報,讓士子們大為感動。
沈廷揚冷冷一笑“原來是投降滿清的叛逆洪承疇,以前的事情煙消云散了,你的東西也是還你”
說罷,身邊甲士走上前,兩人一人持有一泛黃卷軸,洪承疇看到那卷軸不禁動容,那是洪承疇中舉之后,為了答謝沈廷揚寫的一副楹聯,上聯,恩重如山,下聯,情深似海洪承疇雖然是在做戲,但是想起年輕時的往事,不免心潮澎湃,他伸手去接那楹聯,甲士卻是打開了楹聯。
楹聯舒展落地,竟然接上了一段,上聯下聯多了一個字,上聯,恩重如山矣下聯,情深似海乎
此聯展露在眾人面前,一群人指指點點,洪承疇暗自握了握自己的拳頭,咬著牙讓人收下。
沈廷揚朗聲說道“我大明王師今日兵臨南京,爾等俱是我大明舊臣,如今國難當頭,監國殿下寬以待人,爾等若愿意助王師奪得南京,則免去前罪。諸位,辮發胡服,難道沒有一絲愧疚之心嗎”
一群官宦士紳低下頭,他們若是真信這大義之言,當初就不會投降了,如今能說動他們的不是什么微言大義,而是刀槍劍戟,只要明軍夠強,南京城破在即,他們定然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可如今這些人俱是清楚,城外只有不到三萬明軍,而且在江岸邊屢屢受挫,若非城中清軍更少,肯定也不會有圍城之勢
“沈廷揚,你休要猖狂,我大清援軍已經在路上,不日就會趕到,倒是讓你們這些前明余孽死無葬身之地,也在這里叫囂,也不過是狂犬吠日罷了”人群中到底還是有不少投降滿清的鐵桿漢奸的,當即便是高聲叫嚷道。
沈廷揚聽了這話大怒,斥責問道“爾等若如此,為何還要與我王師談判,哼,若是存了拖延之心,大可不必,我王師今日祭奠孝陵,告慰太祖,明日便是要大舉攻城,我王師擁有紅夷大炮上百門,另有精兵十萬,不日即可破城,那個時候,爾等怕是無活命指揮了”
洪承疇忍著心中怒火,拜了拜“沈大人,晚輩邀請你入城談判,便是為了祭祀孝陵之事”
他甩了甩袖子,宣揚道“我大清入主中原,驅逐流賊,保衛百姓,對前明也是尊崇有加,我攝政王剛入中原,便是遣大學士馮銓祭故明太祖及諸帝,豫親王多鐸殿下平定江南,剛入城便是拜謁孝陵,先命靈谷寺僧修理,又遣內官二員、陵戶四十守衛,可謂仁至義盡,大清從未對孝陵有不恭不敬之所為,可爾等身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后裔,卻在孝陵大興土木,驚擾陵寢,才是不肖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