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蔑洪承疇,你這奸賊”沈廷揚大喊道。
巴山在一旁看戲許久,忽然笑了“明國官兒,你是洪大人的恩公,本將不殺你,但你回去告訴那些蠻子,祭陵我們不管,可若是在鐘山修炮臺,就不要怪我大清兵不客氣了。”
沈廷揚這才明白洪承疇所說驚擾陵寢大興土木的意思,他恍然想起,昨日軍議,王之仁已經派遣張名振把十八磅炮挪移到鐘山之上,準備攻城之時,先居高臨下,炮轟城墻。
“我太祖若知道王師收復河山,定然庇佑將士,如何能算得驚擾皇陵呢,有太祖在側,王師士卒必當奮勇,攻入城中,滅韃虜,誅叛逆”沈廷揚當即說道。
巴山抱刀在懷,道“話不投機半句多,你滾,把我的意思告訴那些明將,我巴山絕無虛言”
沈廷揚還要再言,巴山一揮手,一眾白甲上前,便是把沈廷揚身邊甲士殺了個干凈,沈廷揚罵了一聲無禮蠻夷,御馬而去。
洪承疇對身邊的官紳士子拱拱手,說道“請諸位上城墻與本官一道見證,大清兵出戰,并非因為明軍祭陵,只是為了搗毀鐘山炮壘罷了,本官以招撫大學士名義下令,凡是擅入孝陵之兵馬,無論滿蒙八旗還是漢軍綠營,無論將帥兵丁,一律斬首”
巴山故作恭敬,抱拳道“謹遵大學士之命”
數百官紳士子登上南京城的朝陽門,站在城門樓上向東北方面望去,那里不少琉璃瓦建筑掩映在林地和湖水之間,正是朱元璋的孝陵,遠遠看到有一支人馬進入孝陵,在下馬坊前下馬,看起來那支兵馬有上千人,實際上兵丁不多,站在前面有衣著華麗的十余將官,而兩側則是三百六十名鼓樂手,一路敲敲打打,抬著祭品用具進入。
巴山指了指更遠處的鐘山,說道“洪大人請看,明軍在布設炮臺”
洪承疇與身邊幾位重要官將紛紛拿出望遠鏡,向鐘山看去,果然有不少人在那里構筑炮壘,洪承疇對身邊諸官僚微微點頭,那些人把望遠鏡給身邊的官紳士子,并教授他們使用。
“諸位看到了,本官并未撒謊,孝陵雖非我大清皇陵,但朝廷早有命令,不得破壞,如今明軍破壞孝陵,我等豈能束手旁觀呢”洪承疇朗聲說道。
“巴山將軍,于大猷,你二人各率一隊精兵出擊,驅逐那些不孝子,搗毀鐘山炮壘,本官再次警告,除了鐘山,孝陵之中一草一木都是不能破壞,誰敢毀壞驚擾孝陵,斬”洪承疇威嚴說道。
“得令”二人領命而去。
隨著兩聲號炮響起,朝陽門和北面的太平門皆是大開,無數的精兵疾馳而出,看起來不下萬人,實際上,這支兵馬只有六千左右,但過半是騎兵,因此看起來多些。
祭奠孝陵是明軍早有準備的事情,自然也對清軍出擊了有了預案,自從進入江南,明軍收降、招募和強征了不少綠營和壯丁,又占領了南京外郭城,已有五萬余兵,但南京城實在過大,王之仁只得命令明軍分北、東、南三面圍城,西面有長江,自然無需布置兵馬。
此次祭奠孝陵,王之仁命人抽調了萬余精兵隨扈,在孝陵與南京城之間列陣,擺明了要在孝陵之南與清軍大戰,也可以背靠鐘山炮壘,得到支援。
但清軍從二門襲出,卻不沖擊正面之陣,一路騎兵繞開玄武湖直撲鐘山,而另外一股兵馬則以饒向孝陵衛方向,做出包抄之勢。
如此態勢,祭奠被迫停止,王之仁得知清軍包抄,忙收攏兵力,撤往北大營所在的鐘山,正此時,朝陽門再次洞開,又撲出一支兵馬,這支兵馬卻全然是滿洲八旗兵,前鋒白甲在前,普通甲兵在后,披堅執銳,攻擊而去,明軍本就沒有什么精銳,麾下兵馬雖然多,但戰力不強,組織更是極差,撤退之時遭遇突擊,城墻之上又有十余門火炮轟擊,登時大亂。
城墻之上,一隊甲兵押解七八名士卒到了洪承疇面前,中軍官道“啟稟大人,這八人乃是紅夷大炮炮手,方才炮擊孝陵的便是他們”
洪承疇“那還猶豫什么,斬”
炮手連連求饒,但中軍官一揮手,八顆人頭滾滾落地,洪承疇道“你持這些人頭到前線去,告知諸軍本官命令,前車之鑒在此,本官倒是要看誰再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