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也是不解,看到似乎是個集市,說道“似乎是個集市,只是淪陷之前也來過集市,卻不似這般景象。”
二人下馬進了集市,發現來往的只有少部分是商人,多是附近的貧苦百姓,這些人出售的是剛繅制好的生絲,采摘的茶葉,還有各色絲綢、棉布,而花錢采買的卻是海軍,而他們用來購買商品的也不是金銀,而是各色糧食,一問之下,才知道,上好的漕糧只需要七錢銀子一石,這個價格,怕是近二十年不曾有了。
“我想起來了,這次合眾國軍在江南三府繳獲了近三百萬石漕糧,這些糧食實在過多了。”李香君說道。
趙月掩嘴笑了“我從未見過有人嫌糧食多的。”
李香君道“目前來說是這樣,我知道臺北的戰略儲備官倉里就存著二百多萬石的稻米還有上百萬石的其他雜糧,現在臺灣的糧價在一兩上下浮動,這段日子,合眾國沒有大規模的移民,顯然也用不了許多糧食,漕糧太多,還是就地發賣的好。”
二人聊著,只聽碼頭傳來一陣歡呼,許多人扛著各色商品擁了過去,趙月仰頭看到,那圓滾滾的貨船上似乎堆滿什么東西,黃澄澄的,再看圍過去的人,不知道還以為在搶金子呢
“那是什么”李香君問道。
“夫人,是土豆,又叫馬鈴薯。”身邊的侍女小心說道。
“哦,我只是聽說,那是永寧一帶的貧民的主糧,怎生會有這么多在這里,而且這些人為何放著稻米不買,去買那些土豆”李香君問道。
趙月道“定然是那土豆便宜。”
“這位公子只是說對了一半,最關鍵的是,這里的老百姓不敢有太多的糧食,就算是雜糧也不敢有。”一旁看熱鬧的茶館小二笑呵呵的說道。
李香君走了過去,在桌上排下一塊碎銀子,說道“你跟我們說說,說的好,說的通,這銀子便是你的了。”
小二一看那那么大一塊碎銀子,呵呵一笑,快步跑出去,拿著一顆拳頭大小的土豆跑來,放在桌子上,那土豆個頭不小,而且極為干凈,小二說道“這便是海外來的土豆,聽說是那些東番人搶了滿洲人的老家,那里雖然冷,土地卻是肥沃,東番從山東、江南移民了近百萬過去,那里種不得稻米小麥,百姓平日以土豆過活。”
“那也犯不著從那么遠的地方運來”李香君道。
小二笑了笑,舔了舔那土豆,說“這玩意是用濃鹽水腌過的,很耐存放,不會長芽,這才能從北地運來,聽說是東番人上個月來的時候,便是從江南運到北地七八萬人,回來的船上都是這玩意,這東西便宜,一錢銀子買一麻袋,比稻米便宜多了。”
“諸多廢話,我家我家公子是想知道,為什么此地的百姓不敢存糧食和雜糧”侍女一臉英氣,拍桌問道。
小二連連賠禮說道“公子爺是貴人,自然不知道這其中關竅,小的慢慢跟你們說,你們或許知道,東番在這里待不久,等朝廷兵馬來了,他們會坐船離開的。”
這根本不算什么秘密,合眾國也從未說過光復之類的話,短期內的行政也完全交給統帥部下轄的軍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