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沒有在開玩笑。”高鋒詫異問道。
“膠東百姓需要活路,北洋戰區需要緩解財政壓力,軍管會的同僚需要政績,而您呢,需要一個穩固的、不會分心的后方,我們可以自己負責,怎么樣”馮益輝說道。
“不會影響青島要塞”高鋒問道。
“當然,您需要的人力和物資,我們都可以滿足。”馮益輝說道。
高鋒笑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還有什么拒絕的理由呢馮主任,我早就聽阿海說過,你非常人,現在看來確實如此,既然你想要權柄,那我就給你權柄,除了要塞區和前線戰場,其余我都不會去管,膠東這個舞臺就全權交由你了。”
馮益輝笑了“那我就向您匯報一下對登萊地區真正的規劃了。”
見馮益輝又拿出一份規劃書,高鋒笑了“我竟然真的上了你們的當。”
馮益輝只是笑,沒有再去挑釁這位元老的尊嚴,而第二份規劃書就務實的多,除了讓高鋒把治安軍的數量提升到三千人,再無其他要求,顯然,馮益輝得不到財政和技術支持,所以其初始資金的來源一是清算二是土地,前者是清算那些遺留下來的小魚小蝦,后者則是大力發展經濟作物。
膠東的士紳官宦被橫掃一空,可以說真正有購買力的人群已經沒有了,如今的膠東只剩下了少數的自耕農和大量的佃農,與以往一樣,合眾國不會輕易的把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而是選擇收為國有然后低價向佃農租種,軍管會便是成為膠東最大的地主。
按照馮益輝的規劃,軍管會先是降低了稅賦標準,按照合眾國國內的稅賦制定賦稅標準,直接完成攤丁入畝,賦稅加上佃租,也比明清兩國的賦稅低很多,在佃農的負擔下降之后,馮益輝要求各地按照本地的土地類型種植一定數量的經濟作物,以滿足對外出口的要求,活躍市場經濟。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