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與敵巡航艦隊決戰”作戰參謀問。
李北極重重點頭“如果能解決這樣一支巡航艦隊,那即便是犧牲運輸船隊也是大賺。”
這話說的雖然殘酷,但事實正是如此,荷蘭艦隊只有這么一支巡航艦隊,也是合眾國海上運輸線最大的威脅,用一支運輸船隊換一支巡航艦隊,怎么都不虧,況且,運輸船隊也有一定的武裝,倒也不是被動挨打。
“可是元首在船上”一個參謀壓低聲音,提醒道。
李北極遲疑一會,堅定說道“我會用性命保護元首的,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完成任務”
隨著羅經旗的升起,全艦隊開始重新編組和改變航向,其實李北極的參謀班子不知道,李北極猜測的不錯,第二支伏擊的荷蘭艦隊近在咫尺,這支由四艘主力艦和四艘武裝商船組成的破襲艦隊躲藏在林加島東側的一連串的小島北面,靠島嶼上安排的瞭望手訊息,事實上,他們早就發現運輸艦隊的到來,但無法控制的是,島嶼上遮擋鷹艦隊視線的山巒也擋住了本就不充沛的東北風,破襲艦隊升起了全部的風帆也沒有獲得足夠的動力,一時沖不進伏擊海域。
這完全打破了荷蘭海軍司令哈魯斯的計劃,按照原定計劃,在發現合眾國運輸船隊之后,哈魯斯親自指揮破襲艦隊沖出島鏈,打亂運輸船隊,迫使合眾國海軍的主力艦迎戰,運輸船躲避,然后再由埋伏在東北方向的巡航艦隊突擊運輸船隊,擊沉運輸船后,視情況夾攻海軍護衛艦隊或者掩護破襲艦隊撤離。
但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完全不支持如此復雜的戰術安排,而天氣因素更是直接扼殺了原定的計劃,赤道附近的微風讓哈魯斯的破襲艦隊很長時間無法運動起來,原先的埋伏一直轉化不成攻擊,唯一讓哈魯斯感覺到慶幸的是,合眾國海軍艦隊根本不知道破襲艦隊的埋伏點,否則圍攻起來,哈魯斯這支艦隊就徹底葬送了。
早上九點一刻,在發現荷蘭巡航艦隊兩刻鐘后,處于艦隊先導艦的臺灣號打出了轉向信號,附帶的羅經點讓所有艦船全部轉向五個羅經點,航向正東南方向,進入南中國海深處,婆羅洲西部海域。
而護航艦隊中的兩艘護衛艦則通過操帆,降低速度,從護衛艦編隊中脫離出來,轉向加入了鷹艦隊之中,鷹艦隊依舊保持著剛剛超過一節的速度,向東南方向行駛之后,哈特曼的巡航艦隊也開始轉向,向南偏東兩個羅經點,由此,雙方的相對距離在減少,如果一直這樣航行下去,那么會在四個小時內展開戰斗。
哈特曼繼續逼近運輸艦隊,從戰場態勢來看,荷蘭艦隊司令哈特曼認為是合眾國海軍發現了隱藏在林加島一側的破襲艦隊,轉向逃往公海深處,而他要做的就是在破襲艦隊出來之前,纏住運輸艦隊,海上風力微弱,風向卻一直穩定,讓水手們得以清閑,在轉向之后的兩個小時里,李北極就下達了一個命令宰殺艦上所有牲畜,午餐加肉
然而,哈特曼并不知道的是,李北極已經盯上了他的巡航艦隊,甚至在一定情況下,愿意舍棄運輸艦隊的安全,這并不違反合眾國海軍的作戰規則,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不允許護衛艦船拋棄運輸艦,那就是運輸艦上滿載士兵的時候。
沉悶的追逐戰一直持續到了下午的一點鐘,雙方艦隊終于發生了火力接觸,在這個過程中,處于追擊位置的哈特曼一直搶占外沿,也就是說,其讓艦隊一直保持在鷹艦隊的東側,如此造成的局勢是,如果李北極繼續向東轉向,哈特曼可以擊穿戰列線直接攻擊運輸船,也可以向左與鷹艦隊一起轉向,占據上風位置。
當然,對荷蘭人最壞的情況是,雙方戰列線平行后,李北極下令右轉向西南或西方,這樣逼迫荷蘭艦隊轉向進入下風向,但對于哈特曼來說,這也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局面,因為在西面,還埋伏著破襲艦隊。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