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和荷蘭人的趁夜反擊導致了馬打藍軍隊的徹底崩潰,越來越多的消息傳達到了巴達維亞,有人宣稱看到了蘇蘇胡南被炮彈打斷了雙腿,有人則直接說那位陛下被爆炸的火焰燒的灰飛煙滅,當然,這一切與合眾國無關,合眾國已經履行了與東印度公司的密約,現在是督促東印度公司回報的時候了。
馬打藍軍隊崩潰的第二天,一支由一千五百人陸戰隊和一千名武裝水手組成的合眾國軍登陸了爪哇島,這是護航艦隊中抽調出來的人手,而在三天之內,一個陸戰旅登陸,讓爪哇島上的合眾國軍數量超過了六千人。
陸戰隊在登陸當天就燒掉了馬打藍人留在城外的一切軍用物資,并且控制了巴達維亞通往爪哇島各處的交通要道,實際上就是把追擊的荷蘭軍隊擋在了城外,李明勛不會寄希望于范迪門一個人的承諾,他更加相信手中的刀槍,陸戰隊的登陸保證了范迪門當初的條件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必須履行,否則,還會有兩個旅到來,徹底摧毀巴達維亞。
五日之后,高明義率領的分艦隊突襲了爪哇南部海岸線的一個小港灣,把那停泊的兩艘運寶船捕獲,這是一次被定義為突襲的軍事行動,與范迪門的約定不會出現在任何官方和非官方的文件之中。
緊接著,合眾國與東印度公司簽署了和平協議,并且達成了巴達維亞條約。
在停戰協議之中,范迪門代表東印度公司對合眾國表達了歉意,歉意有二,其一,不分青紅皂白,攻擊合眾國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地,并且挑起了這場戰爭,東印度公司承擔戰爭的一切責任,并且進行賠償,除了賠償合眾國在南非的損失之外,還要賠償戰爭費用,總計五百四十萬兩白銀。不包括那三百萬,而這項賠償條約得到了下一任總督的承認,只是賠償分七年進行,本息一共七百萬
第二項道歉則是關于臺灣南部,東印度公司對侵略明國領土臺灣表達了歉意,并將臺灣移交給了合眾國,規定日后所有有關此地的文件中,稱之為臺灣,而非福摩薩或福爾摩莎,從法理上承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
在公開承認失敗,并且承擔戰爭責任和戰爭賠償之后,范迪門向各地下達了停戰令,并且向亭可馬里、熱蘭遮城市下達了移交命令,同樣的命令傳達到了南非,東印度公司下轄的船只和人員一律撤退,與此同時,哈魯斯在安汶組織了一支由二十八艘歸國大帆船組成的船隊,滿載了香料群島的各色香料前往臺北進行貿易,范迪門在臨死之前,踐行了他全部的承諾。
一直到永歷七年的三月底,當一切塵埃落地,東印度公司本土派遣來的全權代表和下一任總督馬特索爾科,當歡迎新總督的禮炮在港口響起的時候,被病魔摧殘的范迪門在臥室之中,使用一把燧發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馬特索爾科,荷蘭東印度公司歷史上的傳奇總督,也是擔任總督時間最長的一位,科恩奠定了東印度公司的基礎,范迪門把這個組織發展到了巔峰,而馬特索爾科就是這個殖民帝國的守護者。
在歷史上,馬特索爾科于1654年擔任總督在范迪門與他之間其實還要兩位,他一共任職二十四年,在任職期間解決了爪哇島上所有競爭者,把南洋大半蘇丹國變成東印度公司的藩屬,而且與滿清達成了商業合作,除了丟掉了臺灣,他的履歷幾乎無懈可擊,但歷史改變了,這個強人一來到東方,面臨的就是爛攤子,東印度公司敗績連連,范迪門喪權辱國,還有四處樹敵的巴達維亞。
馬特索爾科非常矛盾的看著幾個人把范迪門的尸體裝入石棺之中,這位前任功過是非既需要本土的紳士們裁定,也需要歷史來見證,馬特索爾科了巴達維亞條約的全部內容,感覺一切都已經注定了。
“閣下,范迪門先生說,他在辦公室內給您留了一封信。”范迪門的仆人低聲說道。
馬特索爾科走進了總督辦公室,這里一如往常的充斥著各類文件,在空白的辦公桌上,果然有一封信,打開之后,上面僅僅留了一行字尊敬的閣下,為了團結,請將一切罪孽怪罪于我,將一切功勞歸于我的同僚,上帝與您同在。
“請告知科隆先生,范迪門的葬禮我會出席,另外,請科隆把范迪門的私人財產打點一下,這些合法財產會寄送到他本土的家人手中。”馬特索爾科說道。
下午,剛剛安頓下來的馬特索爾科走進了象征權力的會議室,他坐在了主位上,面向東印度群島委員會的所有成員,說道“范迪門一人承擔起了和中國人開戰的全部責任,他的睿智應該得到我們的最高的敬意,但為了團結,為了公司,請在向紳士們的匯報中把他繼續描述成一位叛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