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討論一下與英國人的戰爭吧”
馬特索爾科近乎全盤接受了范迪門的一切政策,只是在簽署和平協議之前,他提出了更多的條件,但這些條件更多的是合作而非對抗,比如提高東印度公司在臺北采購生絲和白糖的份額,釋放荷蘭商人,并且保障他們人權和私有財產,一切條款只不過是證明這位新總督的權威罷了,李明勛并未苛責,在雙方進行了妥協之后,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事實證明,范迪門所擔心的并未發生,接任他的馬特索爾科總督與他一樣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懂權衡會取舍,雖然他將一切歸罪于了范迪門,但卻照顧了范迪門的家眷和私有財產,馬特索爾科用兩個月的時間與李明勛一起結束了中荷戰爭,并且雙方共同組織了幾支使者團,前來東印度公司的各個殖民地宣告戰爭的結束,兩任總督的命令幾乎完全相同,縱然德約特等將領仍然心懷妄想,最終也要服從。
當南半球的冬天要過去的時候,科隆再次走進了總督辦公室,這個極富政治與外交才能的年輕人也得到了新任總督的認可,得以繼續在東印度群島委員會中任職,而諸如馬里恩等幾名碌碌無為之人則被打發回了本土。
科隆的成功并非無的放矢,在范迪門麾下,他表現出了足夠的功勛,而在新任總督上任之后,一件小事也讓他得到了馬特索爾科的認可,隨著戰爭結束,合眾國重新在巴達維亞設立外交使館,而涌入的中國商民因為本國軍隊的勝利而變的高傲狂躁,這與戰爭之前,在巴達維亞那些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華人群體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引起了巴達維亞城中對中國人的排外情緒,這種原本被范迪門鐵血政策壓制住的情緒若是爆發出來,將是災難。
馬特索爾科很清楚,華人群體不值得信任,但此刻巴達維亞城還離不開他們,更不能因為排外而引起新的爭端,而科隆此刻站出來,他抓住一個驕狂的中國商人,用詳盡的法律條款追究他偷稅、毆斗和蔑視本地教會的罪責,包括審判在內,一切都是公開的,事實清楚,罪犯認罪,就連中國大使館也無法挑出毛病,科隆借這個機會樹立了東印度公司的權威。
在此之后,科隆前往了西澳城,去交接引發戰爭的西印度公司的緝私船員,并且付了贖罪金。
“科隆,我的朋友,你回來了。”馬特索爾科看到敲門而入的科隆,微笑起身。
科隆微微欠身,施禮之后,說道“總督閣下,幸不辱命,一切都已經交接完成了。”
“那座西澳城如何”馬特索爾科問道。
科隆道“真是一座白金之城啊。”
“怎么,中國人的黃金就是源于那里嗎”馬特索爾科愣住了。
科隆連連搖頭“不,與黃金無關,我所說的白金是羊毛和棉花我只在西澳城待了三天,那是一個不錯的小城鎮,防御體系完整,擁有不到一千個居民,但卻是中國人的澳洲殖民地的對外窗口罷了,聽西印度公司那些被勞教的人說,他們中有部分人被流放到了一個叫做龍城的地方,那里才是澳洲殖民地的首府。
在那里,中國人已經擁有了幾十萬頭羊和十萬畝棉田實際是夸張的,到永歷七年,澳洲僅僅只有不到兩萬頭羊和三萬畝左右的棉田還擁有要塞、炮臺和修船廠。”
“中國人找了一塊與世無爭的殖民地呀。”馬特索爾科不無羨慕的說道,忽然,他抬起頭,看向科隆“科隆,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科隆連連搖頭“不,閣下,戰爭剛剛結束,實在不能再挑起爭端了,而且這兩塊殖民地都有完整的防御體系,也擁有充足的人口,和南非的開普敦一樣,都是硬骨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