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櫻重重點頭“殿下正有此意”
李明勛笑了“那晉王想以何身份與我結盟,西營首領”
曾櫻連連搖頭“晉王暫無討逆計劃,為顧全大局,先以伐清為主,因此,當以晉藩之主的身份結盟,也愿意加入抗清御虜統一陣線。”
張獻忠死后,四位義子掌握西營大權,如今艾能奇已經戰死,其余三位義子中,劉文秀反對孫可望意圖自立,不奉其號令,此番隱居在昆明修禪,而李定國掌握廣西,張獻忠則坐鎮貴陽,領導湘、川兩大戰場,西營事實上分裂,而李定國麾下只有三萬余,大部兵馬在孫可望掌握之中。
在西營決意出滇抗清的時候,李明勛曾經派人秘密聯絡李定國,愿意助其奪取西營大權,囚禁孫可望,雖然那時候孫、李二人已經不睦,但李定國還是拒絕了這番好意,那個時候,李明勛甚至決定,只要李定國主政西南,那便向荷蘭人退步,全力反清,可惜的是,未曾成行。
而李定國以晉藩之主名義結盟,那意義便是不同了,其麾下三萬兵馬是不弱,但與西軍目前二十萬大軍相比,卻是杯水車薪。
“關于收復廣東,晉王還尚猶疑,全因復土何歸的問題,晉王的意思,若是聯盟,廣州府與梅關進退,潮州府與分水關同命,不知閣下以為如何”曾櫻問道。
李明勛笑了笑,設立這般條件,可見李定國不僅忠勇,政治手腕也是不差的,其不想以出兵和戰功分配收復之地,而是讓責任與收獲掛鉤,誰保衛兩廣出力多,誰就占據繁盛之地。
對于李定國,李明勛不似對待大明那般苛責,他微笑說道“這條件我答應了。”
“那閣下若有意見,可否告知,本官也好。”曾櫻萬分欣喜。
李明勛擺擺手“不,曾先生無需再為此事忙碌了,我已經想好了,再過兩日便是去廣西,親自會會這位兩蹶名王的晉王殿下。”
曾櫻稍作猶豫,看四下無人,連忙說道“明勛啊,李定國此人自幼長于軍中,最是桀驁,不懂收斂,其素來跋扈自專,你若是與他會面,怕是怕是。”
李明勛當然知道曾櫻是擔心李定國那臭脾氣會惹惱自己,但是他倒是不以為然,在曾櫻這些文官眼里,這些武將從來都是跋扈專斷的,哪有什么好人啊,曾櫻這還是好的,至少認可李定國的功績,在很多大明文官群體中,還以賊名稱呼定國、可望呢。李明勛笑道“老先生,我也是久歷軍旅,發號施令,若論桀驁跋扈,怕是不亞于他吧,你莫要以為他能欺負的了我,兩蹶名王是功勛卓著,可我軍殺的愛新覺羅多了,連皇帝、攝政王都是死于我軍手下,還怕他不成。”
曾櫻惱怒道“就是怕你們針尖對麥芒了”
實際上,政治家是最沒有脾氣和性格的,特別是談判中,高傲與跋扈根本帶不來什么利益,二李都明白這個道理,曾櫻擔心的根源在于狼多肉少,按照李定國的想法,此次收復廣東,有晉藩、中國、瓊藩、順軍和監國參與,哪個不是抗清的大勢力,廣東就十府一散州,如今粵西還已經名花有主,其余那點利益,怎么分也是不夠。
李明勛道“李定國逼上梁山,沒有余地,而我有足夠的耐心和最大的善意與其結盟,這么說吧,只要李定國不把刀子捅進我的胸口,這個盟友,我李明勛要定了”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