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米,營級齊射展開。
因為營級齊射根本不追求度,射擊間隔還會不斷擴大,所以士兵們得以不緊不慢的裝填藥子,用鐵質通條推實,繼而在營長官的命令下曲射敵軍陣列,裝填、齊射、裝填齊射,周而復始,士兵成了重復動作的機械。
命中率很低,絕對不會過千分之三,而且飛過曲線的子彈給著棉甲的清軍造成的多是挫傷和輕傷,被打死的清軍都是被鉛子命中脖子、眼窩等柔軟位置的人,營級齊射持續了十五輪,線列步兵用濕布為槍管散熱,而對面的清軍陣列則是一片混亂,因為他們完全處于被動挨打的地步,無遮無攔的,眼瞧著身邊的銅炮被打碎臉骨,擊中胸膛,陣列的躲閃惹來靖藩的親兵彈壓,死于戈什哈之手的清軍過了死于鉛子的。
無論是靖藩還是蒙古八旗,都還沒有見識過這類戰術,而這個時候,第一旅的兩個炮兵連已經來到了前沿,四門榴彈炮缺兩門重炮和六門四磅炮布設完畢,作為指揮官身邊預備隊的擲彈兵此時幫助炮兵推炮車、運彈藥,沒有挽馬的情況下,輕炮也很難運轉,設計精良的跑車在泥濘的水稻田里根本不堪一擊。
四百米的距離上,四磅炮與輕型榴彈炮全部選擇了重霰彈,被錫罐裝著的霰彈填入炮膛之中,然后被火藥射向了遠處的敵軍陣列,錢玉新感覺敵人的士氣在下降,為了讓敵人提早做出選擇,讓十門火炮選擇了急促射,四磅炮的急促射可以做到一分鐘四,比燧槍還要快許多,重霰彈在四百米的距離上存性能遠鉛子,被核桃大小的炮彈打中,無論著幾層甲都是無用的,四百米的距離,四磅炮重霰彈的散布依舊保持在五十米左右,射擊命中率提升的很快,只有炮兵長官臉色極度難看,野戰四磅銅炮,在只使用實心彈的情況下,可以射擊過三千五百次,而使用霰彈,壽命急下降到了三百次,炮兵的心在滴血。
清軍承受不住如此火力,耿繼茂下令撤退,撤入村子之中,利用村子周邊的土圍子和土坯墻壁作為工事掩護,厚度過半米的土圍子需要四磅炮抵近到二百米的距離才能夠擊毀,每次打中也就打出一個不到一米的缺口,就算飛騎炮連打光炮彈也是無用,但這不代表6軍沒有法子。
四門輕型榴彈炮被擺在了陣前,輕型榴彈炮的倍徑只有四點五左右,炮重不足二百五十公斤,可以把二十四磅的開花彈打到四百米遠的位置,而重榴彈炮與其使用的炮彈一樣,但倍徑更大,射程可以到七百米。
榴彈炮連一般配備四門輕炮兩門重炮,過八百公斤的重炮無法通過浮橋,如今只有輕炮到位,稻田之中,榴彈炮連擺開陣勢,與采用實心彈的加農炮陣位之間不過十米間隔不同,為免炮彈殉爆造成傷亡,榴彈炮的炮位之間間隔十五米,而裝載了四十炮彈彈藥車也是牽引的前車則在炮位之后三十五米,而除了彈藥車,炮車上也有二十炮彈。
與臼炮需要點燃榴彈引信不同,榴彈炮無需如此,在裝填的炮藥之后,榴彈被塞了進去,隨著炮兵連長觀察計算之后下達命令,各炮位的炮手轉動欒干,調整合適的仰角,炮長用銅制火門通針刺破火藥包,倒入引藥,在得到命令后點燃,引藥引燃射藥,射藥燃爆推動榴彈飛出,爆炸產生的火藥氣體點燃了榴彈頂部的引信,冒著煙的榴彈飛向了遠處的荒村,炮兵連長用望遠鏡觀察著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