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墻十一米高,基座寬度同樣是十一米,而頂部寬度超過了六米,無愧嶺南雄城之名,這道城墻考驗了陸軍重炮營的實力,陸軍沒有把握,向海軍求援,海軍利用內河艦隊,一次性就送來了六十門重炮,二十四磅的四十門,其余或是三十二磅,或者是三十六磅的,加上陸軍兩個重炮營和一個攻城炮營,一共有一百零八門重炮轟擊,而海軍還把清軍炮臺上那些雜七雜八的紅夷炮運來,將重炮數量提升到了一百五十門,一次齊射就能投射超過兩噸的炮彈,別說三漢藩,滿清所有的軍隊都沒有見過如此暴力的火力。
一百五十門火炮分成了三個火炮集群,加農重炮分兩個集群擺在前面,臼炮和紅夷炮則在后方,炮群把目標選定為了廣州舊城,漢藩入粵之后,平靖二藩的王府都在舊城之中,相應的將帥士兵也扎堆于此,舊城約有十四萬人,不是二藩親屬就是依附于二藩的商賈士紳,炮擊他們總歸要比炮擊新城那些無辜商賈百姓要強的多。
兩個加農炮群在六百米的距離直射東北角的城墻,而后面的臼炮則以最大仰角得到的最大射程轟擊舊城內的一切建筑,紅夷大炮也是如此,炮手都是清軍俘虜,讓他們使用的是燒熔彈,各類被燒紅的炮彈飛進舊城,引發一場又一場火災,炮擊進行了三天,尚可喜再次派人談判,全省藩地的要求降低到除粵西、香港之外的廣東省,無論晉藩還是合眾國都是不滿意,繼續炮擊。
又是炮擊了兩日,東北城墻已經塌陷,倒塌的城墻土方甚至填充了部分護城河,形成的坡道可以讓士兵直接沖進去,尚可喜的使者第三次來,這一次又把潮州交出去,然而依舊得不到滿意。
晉藩和陸軍進行了一次合作佯攻,陸軍把三十門二十四磅榴彈炮擺在了前沿,晉藩的跳蕩精兵對東北坍塌段進行了佯攻,漢藩只能動用兵力阻絕,被榴彈和臼炮的炮彈打的七零八落,晉藩來來回回的沖擊,就是不越過護城河,逼著三漢藩站在城墻缺口挨炮擊。
三漢藩的藩下兵確實精強,表現出充足的作戰意志,但在黑火藥與鋼鐵面前,人的意志和肉體都是無比脆弱的,臼炮和榴彈炮就像巨人手中的鐵錘一般,輪番敲打三漢藩這塊爛鐵,每次敲擊停止之后,就會有悠長的號角聲響起,接下來要么是俘虜組成的填壕隊,要么是扛著竹筏的跳蕩兵,三漢藩的士兵被將領用刀背送上缺口,繼而又是榴彈炮的炮聲和榴彈的爆炸聲。
廣州也有火炮,但是能部署在城墻的也只有佛郎機、的勝炮之類的小炮,那些紅夷大炮看似威武,但在城墻上沒有用武之地,紅夷大炮光是炮身就有三米,加上炮車及支撐結構就有五米,每次后座總會超過四米,六米寬的廣州城墻實在是施展不開,而漢藩又不敢駐扎城外,紅夷大炮只能扔在城里吃灰。
漢藩發現,守城墻完全是賠本買賣,己方被炸的七零八碎,卻連對手的衣角都摸不著,完全是單方面屠殺,但就此放棄城墻又實在不甘心,尚可喜再次祭出談判法寶,這個時候,他已經知道兩廣已經是晉藩和瓊藩的藩地了,所以他不奢求藩地,只是要求投降之后,可以被永歷天子封王,尚可喜只求蜀王,將四川作為其藩地,而由其自己去奪,這個要求并不算高,可見識到合眾國攻城能力的李定國反倒是不愿意了,其對平藩使者道“我已經為文秀求蜀王之位,焉能再許之于你,豈不是挑撥我兄弟關系”
得到消息的尚可喜選擇拼命,他命令士兵退入城內開戰巷戰,廣州城市夠大,東城也有三條二十米寬以上的城內河流,不怕沒有依托,而平藩退了之后,李明勛阻止了晉藩進城,而是選擇徐徐圖之,工兵渡河,對兩側城墻進行爆破,把原本只有百米的缺口擴大到了五百米,在兩側城墻上布置了輕型榴彈炮和陸戰隊的小型臼炮以及獵兵、擲彈兵,在缺口處修筑了三個炮壘,布設了十二磅和六磅野戰炮,由于東護城河很寬,又是珠江支流,若是填壕,則會導致大水漫灌,因此陸軍動用舟橋營,用四天時間修筑了兩條浮橋和一條重載木橋,如此,盟軍徹底控制了缺口處。
李明勛混編了三支營級部隊展開進攻,把晉藩跳蕩兵、舟橋兵、爆破工兵和擲彈兵混亂其中,并且把炮身只有七十五斤的陸戰隊用二十四磅炮、陸軍用二十四磅榴彈炮加強給前線部隊,一路拆遷前進,遇到房屋便是用榴彈炮轟擊,然后擲彈兵和跳蕩兵進行掃蕩,一路前進,一路廢墟一殺戮,血腥的城防戰徹底變成了物資消耗戰,用火藥和鋼鐵去換敵人的性命,這是合眾國的一貫追求,如今終于成為現實。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