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不是不知道這套制度的用意,但卻并未違反他的原則,瓊藩利用這套制度獲得了強大的軍力和極高的政治效率,李定國也想如此,而他的根本原則是反清,也僅僅是反清,復明不復明的與他無關,只有朱明皇室和士大夫才會反對這類政治制度,李定國與這兩者的目標并不相同。
而晉藩唯一讓合眾國有些不滿的是去對士紳階層的寬容,收復兩廣之后,李定國僅僅是抄家了廣東的藩、官、將、兵,而對士紳階層卻選擇了無視,即便是那些有族人在清廷為官,與三漢藩有姻親關系的士紳,也只是收了一批贖罪銀,同樣是廣東,潮州的士紳就是全部被一網打盡。
而李明勛更理解李定國的決策,他剛入廣東又以本地為藩地,如果一股腦消滅了士紳階層,那誰來幫他治理藩地、收取賦稅,他李定國脫離西南序列,帶走的只有精兵沒有官僚階層,他又不能把自己的藩地交由粵西和合眾國派來的官員,至于那些腆著臉湊上來的大明遺老遺少,李定國更是不信任,還讓人以假冒大明官員為由抓了一大批。
當然,晉藩與朱明優免士紳還是有著極大不同的,在治政方面,特別是賦稅和土地制度上,李定國完全是拿來主義,把孫可望在云南實行的簡單粗暴的一套直接用在了廣東,并加以改良,晉藩兵繼承了三漢藩所有的宅院和一半的土地,而其余一半作為官田分配給窮苦百姓,以得民心支持,李定國用強制性的命令把土地的地租稅率降低到了一成,然后對百姓施以高稅率,與云南一樣,每畝出產一成歸田主,五成歸百姓,四成歸晉藩,百姓受到的剝削大減,原先交給地主的租子成了交給朝廷的稅,晉藩實際上是從地主的身上割肉吃,而晉藩和瓊藩聯合宣布,把永歷八年以前的欠稅全部取消,無論是欠的滿清還是朱明,無論是隆武、永歷還是其他皇帝、監國征收的,全部取消。
而在其他經濟政策方面,李定國還是很給合眾國面前,或者進行的補償,比如在錢制方面,李定國雖然公告天下,除滿清錢外,所有錢幣都可以流通,但卻要求,但凡軍餉發放、官將開支、軍需采購和賦稅上繳,一律只收中國銀圓和銅圓。
幾番簡單粗暴的組合拳下來,廣州迎來了安定之后的經濟大發展,百姓豐足,經濟繁榮,為日后盟軍收復中華故土奠定了基礎。
進入八月,整飭軍務已經實施了大半,大部分的軍閥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少數有二心者,多與秦藩孫可望甚至滿清聯絡,很快就被撲滅,而在藩鎮之中,順軍忠貞營和惠藩是最重要的,戰前答應二藩的條件依舊不變,但需要二藩接受瓊藩、晉藩的直接領導,顯然,二藩不會同意,也只能由李明勛親自出面解決。
李明勛想要讓惠藩加入九龍開發公司,前往九龍地區殖民,以惠藩數千精兵,李明勛答應在下一次九龍開發公司公開募股集資的時候,為杜永和謀取百分之十的股權,但是被杜永和拒絕了。
九龍開發公司中,李成棟的三個兒子是大股東,當初李成棟為東勛分家的時候,杜永和就與三義子鬧翻了,如何還能捏合在一起,杜永和也不愿意繼續在兩廣為將,他曾與瓊藩、晉藩并列,一朝寄人籬下,他心中過不去這個坎兒。
杜永和最終選擇前往南非,加入非洲公司前去殖民,而惠藩碩果僅存的四千六百名士兵中,有一千三百人愿意隨主帥前往非洲,而李明勛在駿府為這些士兵和家屬劃了三萬畝免費的土地,而這些士兵將會全部加入非洲公司,成為其正式雇員,而在下一次擴股之中,公司雇員及直系親屬擁有股份的優先認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