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這是哪里的話,莫要說你如今有了出息,是咱們趙家的頂梁柱,就算科途不順,族中也是該出力相助的,你放心便是,日后有需要打點的,來封信就是,族中暫且不論,七叔是有多少銀子出多少力啊。”趙志義拍著胸脯保證道。
趙文廷連連擺手“倒不是打點之事,而還是政審方面的。”
“咱們趙家可是身家清白呀,怎么還審”趙志極不解問道。
“身家是清白,但孩兒若想在新朝出頭,族中還是得擁護新政才是,不僅要擁護,還要為長樂模范的好。”趙文廷小心說道。
趙志極略略點頭,有些明白了,他知道,如今的趙家,或者福建大部分的人還不能完全算是合眾國國民,大家得到的是準國民待遇,如趙志極這類開明士紳,又有如此家產,是可以申報成為公民,繼而競選議員的,但一切的起源是國民,可國民并不是給行政區給發身份牌子就可以做到的,關鍵在于,國民要守國法,旁的不說,方才書房外跪著的這兩個仆役,便是犯了蓄奴罪,福建光復,便是定了三年之期,再過兩年,若趙家還有奴仆,那趙志極就要被治罪了。
從舊制到新政,合眾國給了新光復之地三年的期限,合眾國取消了所有人在法律和稅收上的特權,讓大陸百姓用三年時間來適應,可如今的形勢是,稍有特權的士紳和地主都在盡可能享受這類還存在的特權,想著或許新朝會遵循舊法呢。
“到了孩兒這個位置,政審也只是通過了合法性審查,但進步一欄還未通過。”趙文廷小心說道。
通過政審只是擁有了可以為官的資格,但想要更有前途,就要成為官員的翹楚,也就是優秀官員,這可不是有能力就能做到的,或者說,對于東南士子來說,并不是有能力就可以做到的,關鍵點就在于進步,什么叫進步,像趙志極這般協助國家清算士紳、收取賦稅、丈量田畝,都是進步,但最大的進步便是擁護并且遵守合眾國的法律。
趙志極想了想,說道“明白了,文廷只瞧著便是,這幾日為父便把各房的人叫來,先把丫鬟奴仆的事兒了了,愿意走的,給盤纏和賣身契,不愿意走的,簽雇傭合同,另外便是各方的眷屬,通房丫頭和妾一律抬成平妻,或者遣散了,總歸是不能讓我兒為難的。”
“是啊,文廷是咱們趙家的頂梁柱,日后各房都仰仗你呢,就按大哥說的辦,族會我第一個支持,誰敢不從,開宗祠除名便是了。”趙志義也在一旁幫腔。
趙文廷連連道謝,說道“父親如此,孩兒實在不知如何感謝。”
“你我父子,何須言謝,這些事早做還能讓你得利,非得等到兩年后,那就是愚昧了。既然話說開了,你七叔也在,索性還有什么需要為父要做的,一并說了便是。”趙志極如今全部的希望都在趙文廷身上,眼瞧著兒子有了出將入相的坦途,若是因為自己,或者趙家本族拖了后腿,他必定是后悔的。
趙文廷道“還有族權、族規和族產上。”
“文廷,莫不是新朝要拆分宗族。”趙志極警惕起來,這可是趙家之本。
“不不不,只是在宗族管制上要有開明改革罷了。”趙文廷率先說道。
其實李明勛早就有整治盤踞鄉里的宗族了,紅朝開國領袖說過,政權、族權、神權和夫權是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國人,特別是農民的四條繩索,政權也就罷了,以合眾國替代封建朝廷是必然,合眾國那嚴苛的宗教制度也能管理好神權,夫權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四大封建權柄中,李明勛最要整治的便是族權,改變皇權不下鄉的境況。
想要達到皇權下鄉,除了要有深入底層的行政架構,最重要的是撬動族權,不然,派遣了行政人員到了基層也無法施展,而消滅族權肯定是不行的,那可比消滅士大夫還困難,李明勛在福建東南的試點是族權進行合法化改革。
“首先就是族田族產一樣需要繳稅,萬不可偷稅漏稅,另外族規家訓中,不可有誹謗合眾國之言,更不能濫用私刑,一切刑罰懲戒都要以國法為準,總之一句話,父親作為一族之長,行事都要合乎國家法規,若有違規逾矩,便是孩兒參政為官的污點,若父親能從善如流,孩兒在東南新任官吏之中便是進步官員,優秀官員,日后更是前途無量。”趙文廷認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