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李明勛以國家元首的名義派遣使者前往歐洲和日本,要求駐里斯本的全權特使何文希和駐長崎的公使提高警惕,注意戒備,然后連夜召集統帥部的參謀們,修改原定方略。
既然已經確定了荷蘭的密謀,李明勛必須做出反應,他不知道馬特索爾科是如何能讓合眾國陷入戰爭泥潭之中,但李明勛才不會傻到那個時候做出反應,他要提前下手,按照諾頓的情報,法國、丹麥兩家東印度公司為此戰準備的艦船會在明年抵達,而荷蘭與西班牙卻在幾年前就有密謀,因此艦隊實力還算充實,而李明勛不會愚蠢到明年與四國聯合艦隊進行一場公平的海上決戰,他要在今年年底就開戰。
幸好,這只是七月,李明勛派遣通訊官返回大本營,要求海軍上將西蒙下達秘密動員令,讓海軍主要艦艇,特別是主力艦做好作戰準備,等待新的命令,擇期南下支援印度洋艦隊。
李明勛不想倉促情況下應戰,所以他不會命令印度洋艦隊在海上發動攻勢,他的計劃是,先搞清楚情況,至少搞清楚荷西聯合艦隊的情況,然后集結艦隊,從非洲東部海岸和菲律賓沿海出發,相對進攻,挨個攻克荷蘭、西班牙據點和港口,將其艦隊集中到一處后,徹底消滅,這一次,李明勛不想再給荷蘭人任何機會。
當然,李明勛也在秘密籌措建立包括葡萄牙與英國的聯合艦隊,同時進行真臘戰爭,防備其他方向的海上挑戰,由此,合眾國的戰略徹底改變,先海后陸取代了穩海攻陸的方略,當然,這一戰略的改變,李明勛還需要派遣重量級的使者前往昆明,取得明國盟友的諒解,并且適當給東南戰區增加兵力和資源,以守為主,堅持到李明勛肅清海洋。
對付荷蘭與西班牙的艦隊,李明勛有十足的把握,合眾國的海軍發展到今日,已經擁有了三十多艘戰列艦和重巡航艦,而國有公司擁有的自由貿易級、印度洋級等重型、大型武裝商船超過了五十艘,而荷蘭人能拿出同等級的船只,軍艦加武裝船也不過超過三十艘,即便有其他國家相助,也絕非合眾國對手,所以李明勛不擔心這些遠離本土萬里之遙的殖民者,真正讓他擔憂的是東方世界的現有國家。
在南亞,最強國家是莫臥兒王朝,在中南半島,緬甸是最大挑戰,在東亞,日本是最大威脅,但這三者又是有區別的,莫臥兒王朝與合眾國沒有恩怨糾紛,只有商業合作,實際上,南亞的這個擁有幾千萬人,隨時可以拉出幾十萬軍隊的國家讓所有外來者投鼠忌器,包括合眾國,包括英國在內,所有想與莫臥兒王朝合作的人都是這個強盛國家的舔狗,所有殖民者,包括合眾國在內,所有的城堡和據點都是建立在德干半島最南端的兩個蘇丹國的地盤上,在海上稱王稱霸橫行無忌的商人,進入莫臥兒王朝的地盤都是溫文爾雅的商人。
此時的莫臥兒王朝幾乎相當于十八世紀的大清朝,頗有一些天朝上國的威儀,不在乎外來者的蠅頭小利,也不懼怕任何海上外來者的軍事威脅,自古,印度的各個王朝最戒備的還是阿富汗境內的那些游牧民族,因為每個王朝的統治者都是來自于那里,如果說海洋上真的有什么吸引莫臥兒王朝,或許就只有國內那些天方教徒視為圣地的麥加了,每年有大量教徒去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