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臨,清亮的月光照耀在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波光粼粼,除了值夜班的巡邏隊和哨兵,整個馬德拉斯港已經陷入安詳的夢境之中,而夜鶯號則趁著月光緩緩駛入了馬德拉斯港。
因為早已準備好在夜晚進行布雷,武威實提早讓人做了準備,最重要的就是對夜鶯號進行偽裝,船帆完全收緊,然后用混雜了瀝青和石灰的油膏涂抹了整艘船的外層甲板,所有的鐵質構件全部用氈布條裹好,既避免這些被磨的發亮的鐵件反射光芒,也避免操船的過程中發出聲音。
夜鶯號這類船一般攜帶兩艘小艇,但是夜鶯號卻有四艘,兩艘在前面拖拽讓夜鶯號移動位置,兩艘負責完成布雷。
夜鶯號上靜寂無聲,先是木匠和工程師用早已準備好的構件在主桅桿上加裝了吊桿,而航海官和老練的水手則在托馬斯的指揮下深入水道,合眾國的水雷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但仍然沒有閉鎖結構,也就是說,一旦布設就無法回收,因此夜鶯號只能深入航道內部,由內到外的布設水雷。
鉛錘被慢慢放下夜鶯號,配合著布雷小艇上的竹竿一起測量水深,馬德拉斯港的主要水道位于河流之中,所以水道深淺不一,大部分的水道有八米到二十米深,測量完水深之后,吊桿會把水雷和鎖鏈放下,夜鶯號上有三種水雷,沉底拉發雷、錨雷和漂雷。
布設的在必經水道上的前兩種,沉底拉發雷布設在十米水深之內的航道上,錨雷則布置在深水航道上。
靠近港口的航道比較淺,布設的是沉底拉發雷,這種水雷形狀像是一個鐵皮水桶,里面裝填的是五十公斤的黑火藥,可以直接被扔到水里,自然沉底,但一般來說,都是身上被栓了繩子的水鬼控制其落入水底,在擺正位置之后,從小艇下發拉發索栓在引信上,這種拉發索前段就是一根繩索,但后端卻是竹子制造的,很像一只張開的大手,每根手指上都有大量的鐵質抓手,這些抓手在水下三米左右,一旦船只航行經過其上方,鐵絲抓手就會勾住船底那些藤壺、船蛆等水生生物,拖拽繩索之后,便會發生爆炸。
但沉底拉發雷有一個缺點,就是其密封導致無法放在超過十米的水底,不然就會大量進水,事實上,這也是合眾國所有水雷的缺點,手工切削的螺旋結構、瀝青制成的密封油膏,根本達不到足夠的密封性,已經布設的沉底拉發雷也會有三成左右會進水失效。
在深水航道布設的是錨雷,錨雷是用木頭和鐵皮制成的球體,里面裝填火藥,下部是一根長長的鐵質鎖鏈,長度由布雷士兵自由調節,一般錨泊在航道四米左右的深度,這個深度是如今主力戰艦的吃水深度,而四米深度因為水的渾濁也難以發現,錨雷因為適應大部分的航道深度,是合眾國水雷部隊的主要武器,但錨雷的布置卻比較困難。
在錨定好錨鏈之后,吊桿先把水雷吊到小艇上,然后輕輕的擰上碰炸引信,由水鬼小心帶到水下,掛在錨鏈之上,如果操作不慎,很容易自己引爆,造成損傷,夜鶯號上有水雷部隊最精銳的兩組人馬,一起操作,花費了最長的時間。
夜鶯號上一共有二十枚沉底雷,五十枚錨雷,一直到天空泛起魚肚白才是布設好,這個時候,夜鶯號已經到了航道末端,兩側的山林之中已經可以看到英式炮臺的影子,武威實不是貪心之人,見還未半個時辰便是要天亮了,對屬下低聲喝道“收起錨雷,把漂雷扔下去,升帆,起航”
水手和士兵順著繩索爬上岸邊,吊桿收起了兩條較小的小艇,其余兩艘全都不要了,船帆升起,順風鼓蕩起來,速度很快達到三節,水手長在用測速繩測量速度超過三節之后,對武威實微微點頭,武威實到“把漂雷扔下去”
水手們抓起甲板上的各類物件往奮力扔,較小的酒桶一人就能扔三丈遠,一人長大腿粗的木棍兩人也能拋離,其余也是千奇百怪的東西,包袱、皮箱、木盒、水囊,各式各樣的東西被扔到了水里,而這些就是武威實為歐洲艦隊準備的漂雷。
合眾國水雷部隊的漂雷一開始是制式模樣,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海軍演習中發現,一旦漂雷被發現,這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東西很快就能吸引艦隊的注意,然后用燧發槍就能在遠距離引爆,因此,水雷部隊把漂雷偽裝成各種模樣,尤其是港口經常出現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