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老百姓身上壓榨資源是一種藝術,戰國時代,效率最高的秦國達到了六王畢四海一的目標,繼承了其制度的大漢達到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而隨著疆域擴大,各疆域的經濟水準和文化也完全不同,原先的制度不再合適,中華文明的機構越來越臃腫、松散,攫取資源的效率和能力下降,而相對單一的周邊文明卻可以模仿秦漢時代的制度,完成資源聚集,從而崛起,對中華文明形成優勢。
比如如今的日本,采用年貢制度,把土地產出集中起來,比例分成,一般是農民與武士五五分,甚至四六分,在如今的新的三國鼎立之中,朱明也是這般辦法,只不過武士變成了藩主和將領,相對來說,滿清仍然是走封建王朝的老路――橫征暴斂,只是其運氣好,沒有打的自然災害,而滿清的高壓統治也讓其效率高于明末,所以一直沒有出大亂子。
顯然,無論是戰國式樣的軍國統治還是封建王朝式的橫征暴斂都無法讓合眾國效仿,而李明勛則選擇學習歐洲人的辦法――借錢打仗。確實,借錢就要還錢,還要還利息,但給社會造成的影響很小。
封建制度的高壓榨之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會下降,從而造成越加征越窮困的局面,但借貸不會,征稅是對現有財富的分配,借貸是花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借貸來的錢不僅不會影響當今社會的生產,而且還通過軍費、政府采購的形勢流入社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借貸也有一個漏洞,那就是要還本金和利息,這一點對合眾國恰巧不是問題,因為只要戰爭勝利,合眾國在滿清、士紳那里就會得到無窮無盡的財富,把借貸打仗、斬獲還款這個游戲持續進行下去。
李明勛向眾人解釋著,老先生們對于這個李明勛發明的老游戲是半信半疑的,疑惑主要在于現狀,合眾國現在是面臨著大陸和海洋兩方面挑戰,借貸是為了穩定資金還是戰局失利呢,或許真的要看國庫里有沒有三千萬了。
李明勛講得通,卻說服不得,正要帶這群家伙去金庫的時候,侍從室遞來了一個條子,李明勛笑了“諸位前輩,國庫濕冷,又在地下,依著我,還是不去的好。”
見李明勛變卦,眾人更是心有所思,再添憂慮,李明勛甩了甩手里的條子,說道“告訴諸位一個好消息,大艦隊在印度洋大破歐洲殖民者聯盟,全殲敵艦隊,我中華自此在海上無憂了”ntent
七海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