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峰與侯琦等著,侯琦連連勸說千萬別給膠東士紳三百萬的份額,侯琦很清楚,青島本地人為了一百二十萬的公債份額度打破了腦袋,要知道,青島因為是前線,本地只有五萬余人啊。
咣當
房門被推開,周子生趔趄而入,滿臉悔恨,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哭著說道“馬長官,是小老兒蠢笨,沒腦子,方才那般糊涂要這要那,該死啊,該死啊”
哭喊著,周子生已經用巴掌抽打自己的老臉,馬凱峰只得走過去,攙扶起來,說道“老先生可不要這般,不知者不怪,如今合眾國仰仗于你,略有報答也是應當的,公債這件事,膠東進步紳士定然是有份的,只是三百萬的額度,晚輩沒有這個權限,先答應老先生一百萬,如何”
“不敢,不敢,小老兒不敢要了。”周子生此時腿都軟了,哪里還敢再談公債之事。
“莫非老先生不愿意相助晚輩了”馬凱峰佯怒問道。
周子生連忙說“不,小老兒不是那個意思,一切聽馬長官吩咐,我膠州士紳,絕無二話。”
侯琦聽了馬凱峰的話,也過去勸說“周老爺,馬長官都這般說了,你也別做作了,先讓人上些酒菜來,長官一路上簡素的很,再把本地的形式說一說,也好讓馬長官快速展開工作。”
周子生連連點頭,下去招呼了幾聲,送來了一些菜肴,侯琦斟酒,周子生勸菜,馬凱峰吃喝一會,便是問起了本地的狀況,周子生是如實相告。
原本,因為周子生血緣親族中在滿清朝廷里沒有什么名宦之輩,馬凱峰對其并不了解,也不甚重視,但聽周子生談及,越發感覺這家伙不凡。正如馬凱峰了解,周子生并無什么煊赫背景,但耐不住周子生本身是個會鉆營的人,喜好結交朋友,滿清入主中原后,山東官員屬于第一批投降的,在朝廷中占據較多職位,多爾袞當朝時,甚至一半官員是山東人,后來江南順從之后,才是降低下來。
借著這個光景,周子生與滿清朝中不少山東官員來往密切,又對本地駐扎的綠營多有幫襯,本身又多有產業,才有今時今日之地位,如今新城這邊的事務多是周子生打理決斷,官紳將帥只是居中分潤罷了,而本地的駐軍早已與周子生一條船,正因為如此,本地人都戲稱周子生就是膠州知州
在前些年,山東精銳兵馬也曾南下支援清軍,只是岳樂主政江南之后,本地綠營抱團取暖,都不愿意南下,駐扎山東的外省兵馬基本抽調一空,也就只有直隸、河南還有些許兵馬在,如今的山東六萬兵馬中,分散在青州、膠州和登州三大營中。
青州大營是張存仁的總督行轅,兵馬過三萬,精銳也多,又有外省客軍,而膠州一帶直面青島要塞的,則是山東提督高第率領的一萬五千兵馬,精銳過半,而另外的一支軍隊則在登州,聽從登萊巡撫侯方域指揮,負責海防。
六萬兵馬,其中四萬新軍,在滿清主力云集東南的情況下,山東的兵力仍然算是充足,但作為合眾國下一階段的主攻目標,山東的清軍卻是悲哀的,原因很簡單,在濟州,北洋戰區已經準備了充足的兵力。
原本的北洋戰區就有兩個甲等師、四個乙等師,另有混成旅、騎兵旅等五個,精銳兵馬就達到了近十萬,雖說對日戰爭期間,原本隸屬的日裔軍隊離開,但北洋戰區精銳仍在,且在對日戰爭結束后,得到了忠貞師、近衛師、馬尼拉師、南華師等部隊的支援,而隨著今年的在大本營整訓的各路海外援軍趕到,元老院是準備為北洋戰區二十五萬軍隊的。
兵力是占據絕對優勢,但并不意味著合眾國可以任意妄為,按照李明勛的要求,北洋戰區必須在秋季發動戰略進攻,并且在冬季來臨前打開局面,這意味著夏季就必須把部分主力軍隊投入到青島要塞區,還有大量的軍事物資,而這樣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是無法秘密進行的,一旦提前暴露合眾國下一階段的主攻目標,清軍很有可能向山東增兵,意味著,陸軍必須完全依靠海運來支援與清軍的決戰,而清軍則可以背靠整個山東和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