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興安者,上繳所有軍械,前往赫圖阿拉效力者,可以保留弓箭、武器,但要上繳鎧甲、火器和弩。
顯然,李德燦依舊秉持著陸軍一貫的政策,陸軍的大門向所有民族敞開,但不能有單一民族的軍隊,到了赫圖阿拉,朝鮮火槍兵也會進行改編,而在遼東這個緊靠著草原的地方,可以用蒙古兵,但不能有蒙古軍。
而在寧古塔反正的三位首領之中,最吃虧的莫過于安巴,安巴原本想掌握住麾下這支騎兵,為合眾國效力的,卻不曾想得了一個榮養的待遇,但他手里沒有什么資本與奧巴談判,只得接受,雖說可以拿著錢,去永寧購置田宅,做一個富家翁,但只有二十八歲的安巴顯然也不想這么早認命,他唯一做的就是讓前往赫圖阿拉的文在成捎去了一封他的親筆信,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想要為合眾國效力的愿望,原本以為不會有回應,但李德燦看后,深感一個能聽懂滿漢蒙三方語言,且熟練使用漢字書寫的蒙古貴族是多么的少見,于是把他召進了遼東軍管會效力。
遼陽。
對于關外的清人來說,新的一年絕對是煎熬的一年,山東戰場遲遲沒有消息,關外的旗民們不知道自己家人的死活,而在開春之后,先是赫圖阿拉遭遇襲擊,繼而是遼西和遼東半島海岸線相繼出現警訊,沉寂了幾年的沿海,如今再次沸騰起來,而這一切,都壓在了滿清在關外的主宰巽親王滿達海的身上。
四十歲的滿達海是禮親王代善的第七個兒子,多爾袞死后的理政三王之一,原本應該十年前死于天花的他,因為常年在關外掌軍,幸運的躲過了滿洲人最怕的疾病,執掌關外八旗,總攬永寧、遼東和朝鮮三個戰區的實權王爺,僅次于安親王岳樂的存在,滿達海卻過的一點也不舒心,反而在過去的十年里謹小慎微,以至于四十歲,辮發已經白了大半。
關外八旗雖然地位不如老八旗,但仍然是皇權的巨大威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順治不會不明白,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他曾經安排過盛京將軍去取代滿達海,卻是在永寧和朝鮮兩個方向遭遇慘敗,無奈之下的順治,只能再次啟用滿達海,只是安排了盛京將軍達爾罕和寧古塔將軍巴爾泰分滿達海的權,滿達海泰然處之,但現在,達爾罕率領關外八旗精銳去了山東,巴爾泰已經死在了寧古塔,滿達海又一次成為了關外無可爭議的主宰,但現在,強敵環伺,硝煙四起,滿達海再次站在了火堆之上。
滿清雖然入關,但遼東依舊是滿洲上下認準的唯一退路,所以盛京不僅有八旗,還有一整套的六部,就是預備不測的。
“朝廷駁回了我們請援的折子,也不許山東的關外八旗回援。”
“索尼大人再次以皇上的名義,命殿下率軍東進,收復興京和寧古塔。”
“北京兵部來的塘報,說山東東番水師有異動,讓關外保持警惕,另,遼東水師肩負保衛京畿之重任,暫駐天津衛,待局勢穩定之后,再還牛莊母港。”
“索尼大人以戶部名義來文,言運河梗阻、漕運不暢,使我盛京戶部籌措麥五十萬石、黍七十萬石,解運至山海關,因渤海敵情不明,令盛京陸地運輸。”
盛京六部隨軍在滿達海身邊,六部各侍郎匯報的卻都是壞消息。聽著這些消息,滿達海只感覺額頭隱隱作痛,他不耐煩的擺擺手,示意眾人出去,只有貝子常阿岱留了下來,他是滿達海的嫡子,也兼著盛京戶部的差事,關外八旗、科爾沁蒙古騎兵和部分朝鮮軍隊所需要的一切軍需物資,都是他來調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