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我再問你,這些年元首可沒下令不讓你進攻川黔,你捫心自問,地盤沒有擴大是人家限制,還是自己本事不濟”袁時中抱胸坐在那里,直接問道。
“若非他東番不支援我糧草火藥。”劉文秀感覺丟了面子,大聲爭辯。
袁時中哈哈一笑“真是笑話,什么時候人家的援助成了理所應當的了,人家援助了你,你打下地盤也不會分人家吧。”
“你,你這話”劉文秀站起來,卻說不出個什么來。
說起來,李明勛從未下過限制西南三藩發展的相關命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合眾國的出現本身就是對西南三藩最大的限制,特別是華盟的建立,其目的可不只是抗清御虜,借著這個框架同化西南三藩也是建立的初衷,更何況,從三藩與合眾國結盟的時候,確定的包括關稅同盟在內的互通有無的制度,就已經開始限制三藩了。
在四將軍時代,孫可望、李定國等人之所以能快速的光復西南,進占湖廣大半,靠的就是在云南時期創立的戰時經濟制度,在那個制度中,土地產出的四成都被軍隊使用,而農民占據五成,地主只有一成,隨著藩地的建立,各藩在合眾國支持下對西南士紳予取予奪,導致西南土地的地主從士紳變成了各藩的藩下子弟,再繼續維持這類制度,就是對藩下子弟利益的損害,如果把高稅率轉嫁給佃農和自耕農,那會導致大量的人口轉移。
要知道,西南百姓對合眾國并不陌生,知道這個新生的國家在海外擁有大片尚未開發的領地,即便是一無所有的貧賤,也能獲得土地的所有權,而工商業的發展也為百姓更多的謀生手段,西南百姓受到太大的剝削,便會選擇前往海外,而合眾國與各藩確定的互通有無的制度不允許各藩用暴力手段管控百姓。
實際上,隨著各藩子弟也大量投身工商業,更是反對高稅率,畢竟受到嚴重剝削的農民是沒有消費能力的。
因此,各藩相繼放棄了戰時經濟的高稅率,而隨著三藩進行軍隊改變,曾經以冷兵器為主的軍隊變成火器軍,士兵的待遇提升不提升就會去參加合眾國陸軍,各藩又面臨財政吃緊的情況,相繼進行精簡軍隊,各自維持了三萬到五萬不等精銳力量,來應對來自清軍、緬甸和安南的威脅。
實際上,合眾國與三藩關系早已是一團亂麻,割舍不開了,至于誰欠誰更是一筆算不清的糊涂賬。
眼瞧著二人爭吵個沒完,林士章重重敲了敲桌子,說道“好了,有這個精力,不如去想想如何對付那些不安分的。”
林士章所說的不安分的,指的就是各藩部分藩下子弟,這些藩下子弟不從事工商業和貿易,靠的是爵位和官職以及從士紳那里巧取豪奪來的土地,實際上,他們已經與士紳無異,這些人不想放棄在法律和稅收上的特權,一直也攛掇各藩藩主支持南京朝廷。
然而,這些人卻都是在座眾人的親信和各藩功臣,他們也不愿意動,黃蜚說道“算了,再吵十天也吵不出結果來,還是言歸正傳,晉王,你為何執意出兵”
李定國環視一周,說道“你們都知道青州大營里是滿清最后的一支重兵集團,而我們的盟友也把海陸主力和全國資源壓在了山東戰場,實際上,大家應該清楚,那是決定性的一戰,也是最后的決戰
在這樣一場決定國家與民族命運的大決戰中,諸位愿意沒有我們西南三藩的參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