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在這個房間里的,沒有傻瓜,大家都知道從龍功臣和開國元勛意味著什么,那是代表著與國同休,只要歸附之后上交兵權,不像朱明開國時藍玉那樣,那就是百世富貴啊。
“好,我支持出兵”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林士章第一個站出來表態。
其余幾個人相互看了一眼,紛紛點頭,贊同了這件事,原本這次會面是為了安撫各家的,卻不曾想弄成了同心協力,出兵北上的軍議。
黃蜚問道“晉王,你準備以何名義出兵”
“我本是盟軍副帥,華盟和元首只是命我等主西南軍務,又沒說不讓我們出戰,我等出師北伐,合情合理。”李定國早有準備,當即說道。
袁時中臉色微變“這么說,晉王不是要乘船北上,而是要從西南陸地出兵了”
“可那樣的話,必然要穿過南京朝廷執掌之地,晉王準備如何去做這可不好拿捏,一個不慎,被合眾國認為我等支持南京朝廷,若是南京朝廷不讓,過早與其發生沖突也是不好。”
劉文秀提醒道。
李定國擺擺手“沒有那么多彎彎繞,我乃大明晉王,所率為大明王師,天下皆知,此次北伐,我準備從廣東廣西同時出兵,從我們掌握的靈渠、賀州古道等幾處關卡出發,進入湖廣境內,沿湘江北上,在岳州渡長江,北上進入襄陽,再入河南南陽境內,從河南再進入山東我軍不進入江南,也不走合眾國防區,所經之處,只稱北上伐清,不談對南京朝廷承認與否,沿途州府,若自稱朱明,我便可向其強索錢糧、征調丁壯牲口和船舶,若是不給,便是清廷,直接命軍攻掠也就是了。”
“如今長江沿線,便是湖廣洪承疇麾下人馬最少,又調遣去了江南,余下頂在貴州和江西境內,鉆這個空子北上,又都號稱明軍,倒不算難事,想來湖廣的官府和軍隊也想不到我軍會北伐,也不敢輕易開戰的。”林士章微微點頭,同意了李定國整體的思路。
“那晉王準備帶多少兵馬”黃蜚又問。
李定國道“兵馬自然是多多益善,既然諸位也同意,便是三藩合力,我計劃出兵五萬,馬步各半,此次出兵,以我為主,若是廉國公不棄,可為副帥,蜀藩兵馬則由鞏國公督領,諸位以為如何”
瓊藩三巨頭,袁時中年紀最輕,是唯一能出動的人選,而蜀藩藩主劉文秀與李定國同出一脈,在李定國不在的時候,可代為執掌藩務,而鞏國公白文選也是精強之輩,倒也不算差。
“好,我同意,我們瓊藩出一萬五千人。”林士章表態支持。
最終確定,瓊藩和蜀藩各處一萬五,晉藩出兩萬,李定國點點頭,取來紙筆,寫下幾個名字,說道“我準備成立一個預備軍官團,北伐期間,若有占領、納降,可由這些人掌軍,這是晉藩名單,只點將而不點軍,諸位也推薦一些吧。”
劉文秀等接過名單一看,都是晉藩中的實權將領,卻是一些不穩定因素,多是反對歸附合眾國,也不愿意丟權的,大家看過,也就明白了。此次北伐,精強之兵都要北上,這些人若是帶軍在北伐軍中,沿途與南京朝廷若有接觸,說不定就會鬧出兵變奪權之事,而若是不帶他們,北伐軍帶走主力,這些人要是在西南作亂,也是無人可制,索性,直接把兵將分割開來,將無兵調,兵無將帥也就鬧不出大事來,至于納降、占領之事,也不過是虛言罷了。
蜀藩和瓊藩一合計,也是拿出了許多名字來,李定國提醒道“這些人暫且不通知,出兵時再通知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