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城。
“天可汗”
“天可汗”
以十萬計數的歡呼聲響徹了草原的上空,高臺之上的李明勛閉眼感受著,似乎有一雙巨大無匹的手掌將自己往蒼藍的天空托舉,這種感覺實在讓人著迷,幾十萬人的支撐便是如此,等到自己回到京城,登上皇位的時候,又是什么樣的感覺呢,萬國來朝,天下匍匐,真是有幸,人生可享這一遭。
高臺之上,李明勛在皇帳之下面南而坐,身后除了迎風飄揚的金龍旗幟和鮮衣怒馬的近衛軍軍官們,便是一排或鎖或關的猛獸,一頭全身雪白的白象,一只因為毛色怪異被訛傳為麒麟的非洲長頸鹿,威風凜凜的雄獅,能吞下牛羊的森林巨蟒,這些蒙古人聽說而未曾見過的猛獸平白給李明勛增加了一些神性色彩。
紅色的帳篷排列在兩邊,一邊是已經歸附的蒙古、滿洲、女真各部酋長,一邊則是前來觀禮的各國使節。他們面前擺著精致的金銀器和瓷器,色彩斑斕的絲綢像彩帶一樣飄蕩,人們推杯換盞,享受著這一刻的富足和安心。
隨著鼓樂響起,儀式隨即開始,第一項是上表,使節上賀喜之表,而酋長則上請罪之書。隨即李明勛宣布赦免各部之罪,無論襲擾邊塞、進犯內地,還是助紂為虐屈身侍清的罪責,一概赦免。
隨即便是編旗和分封,將還擁有領主權的各部分為了三十六個旗,并且為各部的臺吉以上的酋長和有功之臣,封賞了包括綏靖區副將、政務副官、扎薩克、協辦扎薩克、管旗章京、副章京等大大小小的職務,因為李明勛尚未繼任皇帝位,暫且未曾分封爵位,這有些超乎蒙古人的預料,因為天可汗就是蒙古人的大汗,可以此分封爵位的,但李明勛卻沒有這么做,保持了皇帝唯一的權柄。
在分封的同時,李明勛還去了封號,所有大汗、濟農、額駙以及滿清賜予或承認的封號、爵位全部去除,代之以合眾國的官方職位,未來他們的爵位也會和國內貴族一視同仁,以表明其內藩的身份。
在分封之后,便是進行大閱,李明勛一身戎裝,手持天子劍,騎馬檢閱陸軍,隆隆的鼓聲傳蕩四野之地,如同雷鳴一般,隨著李明勛下令,三千近衛騎兵疾馳而至,馬蹄聲掩蓋了會盟所在地所有的聲音,蹄聲若驚雷一般,近衛騎兵所使用的純血戰馬也惹得蒙古人艷羨驚呼,胸甲騎兵的胸甲反射了耀眼的光芒,輕騎兵頭盔上的紅纓分外惹眼,騎兵涌動,分列而出,若天崩地裂,馬蹄紛飛過后,大地微微顫抖,分列之后,便是騎兵手中馬槍、手槍齊射,槍聲久久不息,好似佛經中所說的大黑天神降下驅邪之火。
分列之后,騎兵季節,如墻而過,草原好似被狂風橫掃,只留下草葉翻飛,繼而是三十六們臨時作為禮炮的十二磅野戰炮怒吼,炮聲壓倒了一切,三十六門火炮,正對三十六個內藩盟旗,禮炮九聲怒吼,最后是騎兵齊呼萬歲之聲退場,只留下一地驚呆了的貴酋使者。
大閱結束之后,各部酋長隨李明勛前往歸化城中的銀佛寺,在那三米多高,重達三千斤的釋迦牟尼佛祖銀像面前,簽署血書,向漫天神佛賭咒發誓,永生永世,世世代代忠于天可汗。
當神秘悠遠的儀式結束,才是賜宴,而且是大宴三日,到了這個時候,歸化城及其周邊才是成為了歡樂的海洋,剛剛從戰爭的苦海中脫離出來的人們載歌載舞,享受著美食美酒,欣賞著大漠南北,西域海外的各色節目,會盟儀式才算正式結束。
當然,除了宴會,李明勛還向眾貴酋恩賞,除了金銀器皿之外,還有各色東西,那頭象征著純潔神圣的白象賜予了切倫喇嘛,在戰場上立下大功的蒙古新貴巴音則得到了象征力量的雄獅,固魯則獲得祥瑞之獸麒麟,而那條陰險貪婪的森林蟒則賜給了阿布奈,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純血神俊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