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夷狄蔑德。
祭黃帝文,自古便有,歷朝歷代,皇帝、宗王和仁人志士都文字流傳,作者君查了許多,還是本朝太祖最合心意,但也只是借用了一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
李明勛誦讀之聲,響徹黃帝陵,慷慨之聲在山間回蕩,山間鳥蟲靜謐不聲,松柏依依應和,洛水濤濤而過,山天蒼茫雄渾,身處其中之人,心緒都有悲愴。
想炎黃千年雄烈,才有后輩中華兒女安居所在,思先祖百代德行,才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身為后世之人,卻不曾想失地陷土,文明淪喪,不肖子孫在滿清面前,山河破碎,滿地腥膻,泱泱中華,剃發易服,衣冠竟毀,如今到先祖黃帝面前,中華兒女,無不淚灑當場。
祭文宣讀完畢,李明勛跪在祭壇之上,高聲說道“朱明不肖,才有胡塵遮天,衣冠盡毀,韃虜篡位,我為奴仆。明勛不才,效力中華,二十余年,經武整軍,才得光復,山河重塑,文明永存,特告始祖,安慰英靈
今在先祖英靈,明勛立誓,謹以至誠,終吾一生,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團結天下,衛國安民,再創華夏輝煌”
說著,李明勛拔出佩劍,劃破掌心,潑灑酒杯之中,繼而向二尊位敬酒,隨即奏樂再起,眾人行獻禮,這時,李明勛才是走到祭壇前,把里面用于祭祀的肉分開,交由近衛軍軍官們吃下,此乃飲受福胙。
而司禮官則送神后,進行望燎儀式,李明勛移至祭壇西南,觀看紙錢焚燒過程。
至此,祭祀完畢,李明勛得歸中部,但也只是少停片刻,便是率軍南下關中了,大軍浩浩蕩蕩離開中華起源之地,進入華夏興盛之始地。
李明勛從塞外南下,祭祀黃帝陵自然不是心血來潮,從政治角度講,這是為不遠的將來登臨帝位做準備,李明勛今日代表炎黃子孫領祭黃帝,那就是表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地位,這對稱帝非常有必要,同時也通過這個儀式昭告天下,朱明是讓家國淪喪,衣冠盡毀的不肖子孫,而自己則恰巧相反,是光復者,也應該是先祖的繼承者。
當然,也是為了滌清一些由滿清和朱明共同制造和傳播的謊言,畢竟在合眾國與其對抗的過程中,這二者都是污蔑李明勛是南洋土人而非華夏苗裔。對付這種謊言,與其去解釋,不如用祭祀黃帝陵的方式,來不容置疑的向天下人宣告,我李明勛是正統的華夏后裔,純正的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