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來,漠北地面的草開始吐出嫩芽,李君華率領所屬的軍隊離開了翁金河畔,向著杭愛山北麓前進,而第一個目的地則是清廷在漠北的政治中心和林,這支軍隊不過三千余騎,滾滾北上,目標明確。
斥候們送來的情報,和林現在很熱鬧,翁金河畔逃竄來的各部士兵,被清廷動員遷移卻失去指揮聯絡的喀爾喀各部,此刻都聚集在這里。和林是曾經蒙古帝國的首都,清廷統治的核心,西遷各部必經之地,這里有食物,有馬匹,還可能有報仇的對象,如果不追求報仇的痛快,西遁的滿蒙貴族也是不錯的搶掠對象,短時間內,這里聚集了群龍無首的家伙們。
低矮的和林城遙遙在望,李君華收拾心情,舉目望去,看到的是低矮殘破的城墻和滿地狼藉,唯一還算完整的只有幾座寺廟,幾個哨兵或者說馬賊發現了這支軍隊,翻身上馬,向著和林疾馳,騎在馬上的烏以風持弓在手,準備追擊,李君華看了一眼,微微搖頭“一個普通的蒙古兵而已,既無犯上之舉,留其一命何妨。”
“殿下,我們在道路上截住了一支馬隊,據說主人是土謝圖部的薩圖汗。”一個侍衛來報。
李君華打馬跟著侍衛到了馬隊所在的位置,只有十幾匹瘦馬,還有幾輛大篷車,裝載的全是食物多是一些牲畜,一些羔羊也被宰殺,顯然城內已經食物匱乏了,想來也是,在北伐開始后,清廷的一系列的作戰和遷移計劃,可完全沒有為蒙古人的生死考慮過。
“薩圖汗是誰”李君華對那個名字非常陌生,他參與北伐之前是做足了功課的,雖說對滿清那些不值錢的勛貴爵位了解不很完全,但國公以上的都還是了解的,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叫薩圖的汗王,更重要的是,滿清遁逃漠北,整合各部的時候,已經完全廢除了汗王制度,就算是相對獨立的扎薩克圖部,原來的汗王也是頂著滿清親王的爵位,而且,土謝圖汗早年已經逃亡漠南,在帝國的掌控之中了。
一群人都是搖頭表示不知道,烏以風立刻審訊馬隊的管事,很快就問明了和林城里的情況,如今的和林城里不僅有土謝圖汗還有車臣汗、科爾沁汗等一干汗王,當然,這些所謂的汗王都是自封的,就以所謂土謝圖汗薩圖為例,他原本只是土謝圖部的一個小臺吉,當年主動歸降清廷后,也不過封了一等臺吉,麾下部眾不過三百帳而已。
如今的漠北亂做一團,帝國各路大軍把這片土地切了個稀碎,而原本的執掌者滿清政權卻已經不顧一切的西逃,舊有的秩序徹底崩潰,帝國還未建立新的秩序,那自然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了。
一群從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或者庫倫一帶逃亡來的蒙古部落,和翁金河畔逃回的敗兵捏合在一起,控制了這座城市,包括薩圖在內的一些蒙古權貴快速處決親清的派系,成立了蒙古味道十足的忽里勒臺大會,宣布這個大會是蒙古最高權力機構,而各部在和林的權貴,或者是血脈尊貴或者是實力最強的,就地宣布自己是本部大汗,加入到忽里勒臺大會之中。
而這個所謂的忽里勒
臺大會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商議如何歸附帝國,體面的投降,盡可能的獲得利益,就是他們的目的。顯然,每個人都知道投降是大勢所趨,各自投降肯定不如一起投降來的利益大,大家聚集一起,還能和帝國一方討價還價一番。
這種事帝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當年皇帝進駐京畿一帶,滿洲的兩個宗王不也在小皇帝北逃之后,組織了議政王大臣會議,想要把雜七雜八的雜碎捏合在一起,和帝國討價還價么。
“殿下,現在該怎么辦”烏以風倒是一臉愁容,碰到一群拉大旗扯虎皮的玩意,就像蚊子落在蛋蛋上,打打不的,容也容不得。
畢竟帝國建立以來,廣泛招撫草原游牧民族和關外漁獵民族,內藩外藩著實不少,封王也封了好些個,基本上原本部落的大汗都會封為王,小部落的汗王也能得到國公的稱號,可如今小小的和林城里,大小汗王十幾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讓這些混賬王八蛋個個封王拜公的。
“蒙古帝國都亡了幾百年了,我不知道什么忽里勒臺大會,更不認識里面那群懦夫。”李君華冷笑一聲,然后拔出刀把馬隊的幾個俘虜的繩索割斷,對他們說道“你們回去告訴里面的那些混賬,讓他們半個時辰內到這里來投降,帶來一百帳或一百騎,我給他一個臺吉,帶來一千帳或一千騎,我給他一個三等公,想用破紙糊些帽子來騙帝國的爵位,做夢去吧。他們若是不來,半個時辰后,我的士兵會沖進去,殺他們一個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