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他們內部又出什么問題了嗎”裴元器知道現在的奧斯曼風云詭譎,外有神圣同盟的三國聯軍,海陸方向都遭遇威脅,而內部,蘇丹、大維齊爾和科普魯律家族在爭權奪勢,現在的奧斯曼,出現什么問題都不會讓人感覺驚訝的。
李君威微微搖頭“一切還在按照侯賽因規劃的走,他用物資和軍費穩住了前線,奧斯曼軍隊已經站穩了腳跟,但是戰爭的勝利已經被侯賽因操控了,我想未來的戰局會是奧斯曼軍隊接連不斷的遭遇失敗,這些失敗會葬送蘇丹、大維齊爾和近衛軍在奧斯曼內部的威望,折損他們的實力,但又不至于傷筋動骨。最終侯賽因會順應民意和大勢完成權力的交接。
可是那又怎么樣呢神圣同盟不會那么容易放過奧斯曼帝國的,他們會窮追猛打,一直到打不下去為止。也因為如此,科普魯律家族也不敢真的取締近衛軍,如果是那樣,奧斯曼就會面臨滅國的危險。
你在西津多年了,應該知道近衛軍在奧斯曼帝國內部的影響力,從軍隊到經濟,從兵營到城市,從國都到地方,他們的觸角深入奧斯曼的各個角落,他們才是真正的與國同休呀。”
李君威沒有前去伊斯坦布爾,但這不影響他了解當地的局勢,從商人和陸軍代表口中,李君威得到一個準確的消息,接受帝國陸軍訓練的新軍數量,和奧斯曼投入的資源都遠遠超出了旁人所知道的。
奧斯曼帝國有多少錢,李君威和侯賽因知道的一樣清楚,隨著威尼斯的參戰,海上戰場也被開辟出來,又多了一塊分錢的地方,結果是,接受帝國訓練的新軍規模仍然達到了兩萬五千人,雖然大量使用當初訂購自南洋,因為維也納之戰爆發太快太早,而沒有使用的制式裝備,但投入的資金仍然很大,結果只能是一個,科普魯律家族用自己的錢,或者動用自己的資源來培養軍隊,顯然這就是私軍了。
這對帝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很大程度上證明了科普魯律家族奪權的意志力,畢竟帝國現在已經把全部的寶壓在了科普魯律家族身上。
而且西津進出口公司還報告了一個新的消息,侯賽因有意在奧斯曼帝國內部的一些重要港口,授權帝國商人建立為軍隊服務的工坊,生產和修補一些軍事機械,但前提是要與指定的人或者機構合營,而類似的手工業行會是一支是近衛軍的勢力范圍,如此也體現了科普魯律家族已經和近衛軍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合作意愿,已經開始分配國內的蛋糕了。
這一切都是對帝國有利的,無論科普魯律新軍訓練的怎么樣,近衛軍都還是奧斯曼帝國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這些封建勢力會影響這場變革,甚至可以這么說,近衛軍一向是奧斯曼內部最保守的力量,他們擁有最多的權力和社會資源,任何變革都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好吧,奧斯曼內部的事,由你自己決斷,現在如何回應歐洲國家呢”裴元器直接了當的問道,他并非不擅長外交,但現在卻沒有那么多的精力,李君威已經解決了蘇伊士通道的問題,水渠也已經建好了,經過蘇伊士的移民通道完全被打通。
戰爭爆發之后,奧斯曼更需要帝國支持,法佐更是如此,所以給了許多方便,而奧斯曼軍隊和敵對勢力在帝國內部的大采購直接促進西津地區的快速發展,僅僅是今年下半年,就至少有一萬人從南洋、非洲到此,而來自邊疆區的移民數量就更多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帝國的介入讓戰爭的烈度更大,別說軍備,就是西津地區出產的糧食,價格都在上漲,原本沒有人要的土地現在也被大量承包開墾,就是準備生產出糧食來去賺奧斯曼或者他們對手的錢。
而這些都讓裴元器忙的焦頭爛額,對于他來說,沒有什么比讓西津發展起來更重要了。
李君威想了想,說道“好吧,這些對外的事務都交給我吧,你去打造你的工廠,開辟農場,我們各司其職就是了。”
“你可別惱。”裴元器連忙認慫,西津的發展最大的動力就是歐洲的戰爭對物資得消耗,他可不想戰爭結束,反而希望打的越厲害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