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東印度公司是擁有宣戰、媾和、武裝、貨幣等國家職能的公司。在東印度公司名義簽署的問題上,因為這次宣戰,雙方產生了不同的理解,英國人堅稱那是東印度公司承認了檳城協議,但帝國認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是擁有國家職能的公司,是代表英國簽署的,英國還往印度洋派遣私掠船,就是違反協議。
其實李君威才不管這些政治游戲,他只是抓住了向英國宣戰的時機,然后讓自己的參謀班子想了兩個理由罷了,就算有些強詞奪理,但有個理由也就夠了。
宣戰書的關鍵不是為何宣戰,而是附件上由裕王提出的戰爭規則。李君威制定了很多條款,包括對平民的保護,戰俘善待、交換原則等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李君威提出必須遵守的一條是,以加納利群島做十字交匯點,從帝國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開始,帝國不會在其以東以北以南區域展開針對交戰國的軍事行動,以換取英國的相同保證。
加納利群島位于非洲西海岸,以此畫個十字,規定三個區間為非軍事區,其實就是告訴英國人,帝國是為了奪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而不是要威脅其本土。事實上,帝國不僅不想威脅其本土,還擔心因為與英國作戰,消耗了其太多軍事力量,減弱了大同盟的軍事實力,導致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
當然,劃定交戰區域,也是為了保證帝國商人在非軍事區內和平貿易的權力。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報復。
這是小孩子都能看出來的意圖,不要說大議長海因修斯了,他也立刻明白了為什么威廉三世隱瞞了這個附件。相信任何得知這些條款的尼德蘭三級議會議員都不會支持向中國宣戰,哦,不對,可能還會有人支持,是上尼德蘭兩個貧窮省,那是國王的基本盤。
唇亡齒寒的道理,海因修斯是認可的,可鼻毛被拔了關我門牙什么事
“馬克,你認為呢”海因修斯沒有立刻表態,而是問向了自己的政治盟友。
馬克呂特直截了當的說道“如果我是決策者,我會主動派遣使者去找那位中國親王,尋找一種合作的可能”
“什么合作的可能”海因修斯不解。
馬克呂特說道“既然中國對英格蘭在新大陸的殖民地那么喜歡,不如就直接把殖民地送給他們,換取中國加入大同盟,共同對付法國不行嗎”
“親愛的馬克,你依舊是那么風趣幽默。”海因修斯把馬克呂特的建議當成了開玩笑,但是這個建議從聯合省方面來說并非是不能討論的。而實際上,威廉國王也不會太在意那些殖民地,真正在意的是英國的那些商人和新貴族,而往深處想了想,海因修斯覺得,似乎英國失去了北美殖民地,對尼德蘭還有好處。
海因修斯看向約瑟,說“約瑟先生,假如中國親王殿下真的愿意按照這種戰爭規則對英國作戰,那么尼德蘭確實沒有加入戰爭的必要,我想請問的是,我們在新大陸的殖民地結果會如何,而中國親王又如何保證他遵守自己的規則呢在倫敦的時候,我可是見到了可憐的斯托克頓伯爵,伯爵把自己所有的熱情都奉獻給了親王,可換取的卻是背叛
不,那已經不是背叛了,是徹頭徹尾的愚弄,如果不是伯爵有強烈的復仇心的話,他就會因為羞憤而自殺。”
約瑟微微搖頭“大議長閣下,裕王殿下不會任何保證,也拿不出什么保證。您只能相信他的誠意,要知道,裕王殿下代表的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