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荷蘭艦隊的另外兩艘船,北荷蘭號、烏德勒支利刃號也在司蓋爾的命令下前來支援,而不是與鐵壁號糾纏。在這兩艘船抵達前,司蓋爾安排了兩次爆破,一次炸了煙筒,一次炸了火炮甲板,但后一次沒有結果,只是崩出了幾個口子,實際這一次也幾乎成功,只不過司蓋爾選錯了位置,那是被鍛鐵甲板加固過的彈藥庫,在發現要被爆破后,魏云帆命人打開了通往彈藥庫的通海閥門。
北荷蘭號與烏德勒支利刃號快速轉向趕來,司蓋爾命令先趕來的烏德勒支利刃號,把火藥裝在小船上,從船舷之外點燃炸了磐石號,而北荷蘭號原本也是要這么做,但臨時被阿加莎號的艦長攔住,阿加莎與磐石號撞擊和之后的肉搏戰產生了二十多個傷員,這個時候艦長已經看到龍骨斷裂,船體進水,要求先把傷員轉到北荷蘭號上,也正是在轉運起來,鐵壁號沖了上來。
張伯謙失去了他最后一杯紅茶,很是氣憤,而蘇靖也救援磐石號心切,因此在恢復動力后,立刻轉向,接近磐石號,為了迅速擊敗敵人,蘇靖沒有再安排炮擊,而是選擇撞擊。
在卻敵號事件中,蘇靖與魏云帆這對搭檔就已經總結出了撞擊技巧,在對付卻敵號時,魏云帆曾經試圖用撞角挑壞卻敵號的船舵,讓其轉向不靈后再攻擊。事實證明,這種操作無疑是刀尖上跳舞,磐石號沒有控制號力度,一下捅穿了卻敵號的屁股,也意外發現,此時的歐洲風帆戰列艦的前后是沒有加固的,更容易撞擊。
鐵壁號筆直的沖向了北荷蘭號的船尾,被北荷蘭號發現后,立刻停止轉運作業,升帆逃離。但已經晚了,在兩艘戰艦距離不到十米的時候,鐵壁號上的一百六十六磅船首重炮發出了炮擊,這是張伯謙親自操控的炮擊,裝填在里面的是雙份的葡萄彈,這種大號的彈藥擁有很強的破壞力,張伯謙的意圖就是先用葡萄彈擊毀敵艦的舵機,趁其轉向不靈再撞擊。
事實證明,這種戰事異常的奏效,對于北荷蘭號這艘建造已經超過二十八年,最近一次重建也是在八年前的老船來說,一百六十六磅重炮,哪怕是用葡萄彈,在近距離上的威力也是無法承受的,不僅船舵被打壞,甚至連船體內部的機構都被打壞了。而北荷蘭號剛剛恢復動力,也沒有多少舵效應用于轉舵,鐵壁號用其經歷過一次撞擊而變的丑陋的艦首,狠狠的撞了過去,直接把北荷蘭號整個船尾樓撞的凹陷,水線部分以下更是被撞出一個大洞。
沒等張伯謙準備的第二輪炮擊裝填完畢,北荷蘭號就因為大量進水而尾傾,荷蘭人已經見識了阿倫號的沉沒,立刻開始跳水逃亡。而沒有人反擊的情況下,鐵壁號在海面上轉了一個圈,準備再撞擊一次,但北荷蘭號上不知為何發生的爆炸,連桅桿都齊根而飛,顯然是火藥庫炸了。
對于北荷蘭號沉沒,雙方在戰后有不同的解釋,帝國海軍戰史一直將其描述成荷蘭人膽寒之下,胡亂拋棄戰艦,導致的事故爆炸。而尼德蘭海軍一支強調是為了避免這艘擁有悠久歷史的戰艦落在中國人的手中。
雖然是被撞擊沉沒,但在不明真相的英荷艦隊眼中,尤其是在遠處的英國艦隊看來,北荷蘭號是被鐵壁號一炮擊沉的,尤其是喬治魯克,他認定中國人肯定還有什么秘密武器,因此立刻就近攔下一艘巡航艦,登船后,命令解散戰列線,分散撤退。
也因為北荷蘭號的沉沒,烏德勒支利刃號的艦長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沒有來得及完成司蓋爾的命令,把已經吊運下去的火藥引爆,匆匆升帆離開,就連磐石號與阿加莎號上的友軍都沒來得及營救。
戰艦之間的戰斗從十二點十五分,英荷艦隊指揮官喬治魯克發布分散撤退旗語后結束,但磐石號上的戰斗一直持續到了下午三點。當時鐵壁號與三艘巡航艦及已經出班特里海灣的部分戰艦已經開始追殺逃散的英荷戰艦,但留下來幫助磐石號的大元、大利兩艘武裝商船有些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