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在北美站穩腳跟需要當地英國后裔存在,但長期就需要驅逐這些人,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溫水煮青蛙,隨著帝國國族的人口增長,漸漸收緊各類政策,讓英國后裔離開北美。
顯然,這是違反殖民地經濟準則的政策,什么叫殖民地,殖民地就應該是賺錢的,李君威這些政策必然導致北美殖民地虧損,如果殖民地的經營權屬于帝國政府或者國營企業,帝國百姓肯定不會支持,如果屬于某殖民公司,股東們也不會同意,所以就只有成為封地或者說只有一個股東的殖民公司,而這個人就是李君威,反正賺了賠了都是他裕王一個人的,不關別人的事。
而李君威自然也不是善財童子,拿著自己家的錢就為帝國消除未來的威脅。所以利用美洲戰爭提前貪污了一千多萬兩,而這筆錢就是李君威準備花在北美殖民地上的,當然,未必需要花銷這么多,但李君威做事從來是有備無患。
“我實在不理解老三為什么那么杞人憂天,就算他想的是真的,那也是百年之后的事,和他有什么關系呢,到時候你我都死了,自然有后人去做,老爺子不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嘛。”林君弘搖搖頭,依舊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李君華放下了信,神情嚴肅“可父皇也說過,勿遺子孫憂。我們能做的就要做好,不要煩擾子孫。而且萬事萬物,有些時候從開頭就定性了,開頭錯了,一切就都錯了。”
林君弘拍打了桌子上那些票據道“哈哈,這有何難,老三要是覺得那些洋人在北美殖民地會成為將來禍害的話,派兵全部剿殺了也就是了。他縱橫多年,這點殺伐氣不會沒有吧,手下也那么多兵,還有這些錢。英國佬和法國佬加起來還不到三十萬,花這一千五百萬兩還殺不絕嗎,那些殖民者不是與印第安人有矛盾嗎讓他們去殺也就是了,印第安人喜歡割頭皮,一千五百萬換三十萬張頭皮,平均也五十兩一張呢。”
李君華是參加過當年北伐漠北的,他知道在寬闊的土地上追殺土著是多么困難的事,但轉念一想,有一千五百萬兩經費,有當地土著支持,再加上數萬軍隊,根本沒有游擊戰的空間。但即便這個理由不成立又能怎么樣,李君華說道“好吧,君弘,就算你說的全都能做到,那又怎么樣。等處理干凈了,我們的移民過去,以北美之土地、礦產富饒,以靠近歐洲之便利,立刻就會發展起來工農業。
那時候需要人口怎么辦,帝國又沒有那么多移民去北美,還不是像現在的西津一樣,大量招募歐洲移民,劇本不就又走到了老三在信中所設想的那樣嗎那是北美不是檳城,檳城前些年因為人口增長,為爭奪工作機會驅逐非法移民,可北美那么多土地,等資源緊張的時候,怕不是有幾百萬幾千萬,到時候還能用五十兩一張買頭皮嗎或許到時候就是歐洲人向印第安人買我們移民后裔的頭皮了吧。”
林君弘搖搖頭“我只是覺得為了數萬里之外的一塊蠻荒之地,花一千多萬兩,實在是不值得。這些錢完全可以投入到國內建設中,可以建設多少鐵路呀,就算投入到歐洲戰場,也可以足以滅一國家了。”
說到這里,林君弘又補充說道“縱然老三要以獨資開發公司的形式踐行他本人的理念,但這也實實在在的裂土封茅,老三未必有這個野心,老爺子那邊也好說,但你若是這么做了,可有損皇帝圣名呀。”
這一點李君華是知道的,這會給人一種對功臣狡兔死走狗烹,對兄弟驅逐疏遠的印象。但是李君華聽后,卻是呵呵一笑,他托起那已經壞了的糕點,說道“君弘,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林君弘搖搖頭“應該是某種糕點,不知道老三又搞的什么幺蛾子。”
李君華說道“這是一塊桂花糕。記的小時候在臺北,我剛一開蒙,母后就安排了諸多師父教授我各種知識,從天不亮起床一直學到天黑。你們尚且還有個假期,平日也可以偷懶,我卻完全沒有這些自由。那個時候,老三還是一個小肉球,連話都說不好,他知道我喜歡吃桂花糕,總是偷偷跑進書房,塞給我一整塊。后來我想出去看桂花,也是這個鬼精靈,不知從哪里搞來瀉藥,放在桂花糕里,告訴我哪個有哪個沒有,讓師父吃了有的,我們才得以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