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因素,圖爾維爾在面見李君威的時候,展現出了良好的風度,二人相談甚歡,法國人的自信和幽默在圖爾維爾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顯然他走到這一步,嫻熟的社交技巧也是必備的能力,只不過,雙方談到合作細節的時候,很快產生了分歧。
帝國方面要求法國以北美殖民地的主權擔保,但圖爾維爾提出,應該以新法蘭西的收入或者經營權為擔保。帝國提出的是八到十年的短期貸款,而圖爾維爾則要求是三十年以上的長期貸款,同時圖爾維爾還希望借貸更多的款項,顯然他肩負的責任不僅是擴張海軍,還有希望為路易十四爭取更多的資金。
可問題是,這一系列的要求帝國都難以答應,因為長期且數額巨大的貸款意味著帝國與法國的關系綁定,至少未來不能交惡,否則以路易十四的德性,未來肯定會賴賬。但恰恰是帝國不能保證兩國的關系。原因就在于,大同盟戰爭肯定會結束,但下一場戰爭卻還會爆發,有些歷史進程被李君威父子打斷、改變,但是有些則完全不會。比如未來因為西班牙王位而引爆的歐陸大戰。
不管世界如何改變,只要是那個西班牙國王,中魔者卡洛斯二世一死,就會立刻產生沖突,這場戰爭很難避免,除非在眼前的戰爭中把法國給滅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卡洛斯二世還有九年的活頭,可誰知道他會不會早死呢,李君威可不想因為眼前的合作限制了帝國對歐陸光榮中立的戰略。
雖然雙方有諸多矛盾,但是圖爾維爾顯然不是李君威的對手,這不是能力問題,是因為雙方關系的不對等性,俗話說有錢就是大爺,現在是法國要向帝國借錢,姿態就是擺的低,還要做出更多的讓步,而李君威想要改變的就是未來欠錢是大爺這種局面。
李君威根本就不給圖爾維爾更多討論長遠戰略的機會,在弄清楚了圖爾維爾的態度和法國國王的想法后,李君威只同意就第一期貸款方案進行討論,李君威提出的要求是,法國以新法蘭西為抵押,借貸六百萬兩的帝國銀元,用于法國海軍的鐵甲艦隊擴建、武裝和訓練工作。等第一期貸款落到實處后,再討論后面的貸款方案。而第一期的六百萬兩,分八年還清,本息合計七百五十萬兩。
而這個方案恰恰是圖爾維爾不會拒絕的,因為他是法國海軍的主帥,這個方案完全就是為了武裝法國海軍,比把六百萬兩給路易十四還要對他有利。
路易十四可以把原本屬于海軍的軍費、物資移交給陸軍使用,但是總不能把鐵甲艦送到岸上去吧。而唯一不能達成一致的還是擔保,但圖爾維爾有充足的動力說服路易十四同意這個完全為他,為法國海軍考慮的方案。
但是圖爾維爾也并非浪得虛名,他雖然是李君威主動要求的法國代表,但卻有著自己的思想,他把主動勸說法國國王接受以新法蘭西殖民地為擔保作為籌碼,要求帝國方面為法國海軍更先進的裝備。
一開始,李君威愿意為法國海軍的主要是老式裝備或者老式裝備的改進版本,一種就是帝國遠征艦隊體系內那些已經落后的致遠級和美洲級的風帆巡航艦,這種軍艦原本就擁有改裝成兩層乃至三層甲板戰列艦的潛力,李君威計劃就此完成改裝,配備帝國海軍已經開始淘汰的短重炮,頂多再加上使用開花彈的能力。一種就是國內上岸封存的戰列艦,稍微進行整修即可,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拿出二十艘以上的,擁有至少八十門重炮的戰列艦,這在歐洲戰場已經是足以改變戰局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