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才是真正的愛李君威,自從結識了這位中國親王之后,約瑟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僅很快成為猶太人之中最富有的那幾個,而且還成為最有權力的那一個,他不僅是奧斯曼帝國的合法公爵,還是所有猶太富人期許的復國者和保護者。
“你這個老家伙,在英國賺的盆滿缽滿,你知道嗎,你把我國的燧發槍賣給了冷溪步槍團,而這支軍隊出現在了北美殖民地。給我們招惹了很多麻煩,所以我勸你對李素態度低一點,否則我會告訴他這個秘密的。”李君威半開玩笑的對約瑟說道。
“我愿意賠償,您隨意開價。”
李君威呵呵一笑,他倒是不在乎,反正被打死的又不是帝國士兵,倒霉的是愛爾蘭人、哥薩克人和烏克蘭人。
“賠償就是我要在這里住一段時間,順便向你打聽一下關于蘇伊士的情況,而這一切,都必須是免費的。”李君威問道。
約瑟笑了“殿下呀,您是我請都請不來的貴賓呀。”
身為商人,約瑟對蘇伊士這等交通要道發生的事情還是很了解的,之所以李君威抵達蘇伊士的時候不能登岸,是因為塞得港發生了暴亂,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暴亂的主要是埃及人,既有原本在工地工作的埃及勞工,也有從三角洲前來的埃及百姓,而發生暴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雖然說,引發暴亂的那些惡行暴政多半與帝國方面無關,但這種事是說不清楚的,一切的根源還要從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股份劃分來談。
一開始,李君威就與奧斯曼的科普魯律家族定好的股份占有的原則,那就是按照貢獻大小分股,占有股份多數的一方擁有經營權,所以一開始,帝國與奧斯曼兩國都想把股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帝國方面的辦法是盡可能提升資金入股的份額,畢竟奧斯曼處于戰爭狀態,拿不出錢來投資,帝國投入資金越多,那么占有的股份也就越多。一開始,帝國方面也沒有覺得這是壓力,因為那個時候,帝國提出把蘇伊士運河的股票公開出售,募集股份,同時邀請猶太、亞美尼亞、希臘、威尼斯、熱那亞等國、民族的私有資本進入,從帝國與奧斯曼之間選擇,這些商人肯定愿意支持信用更有保證的帝國一方了。
可問題是,蘇伊士運河還未開挖,早先建成的蘇伊士鐵路也應有了同樣的辦法,但結果卻是失敗的。原因就在于,公司的股東們對盈利的要求太迫切了,畢竟一次投資就要幾年才會建設完成,投資周期長,工程一結束,自然股東就要分紅賺錢了。可問題是,無論是鐵路還是運河,后期的維護、擴建都需要錢,再拉資金,就會稀釋股權,股東們不樂意,用盈利去做這些后期工作就會減少分紅,大家也不樂意。
因此,計劃中,以蘇伊士鐵路盈利開建復線工程的計劃直接無限期延遲,相反,股東大會不斷要求提高火車的運價,以增加利潤,甚至于鐵路的股東作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以免兩個工程展開競爭。
在這些前車之鑒后,帝國不僅回購了蘇伊士鐵路的股份,讓蘇伊士鐵路公司完全成為國有企業,還確定,蘇伊士運河項目里的帝國股份也是國有部分,其余投資人想要分享其中的利益,還是老老實實的去買公司債券吧。
雖然運河股份國有化造成帝國財政吃緊,讓投資磕磕絆絆,但終究還是順利進行,但奧斯曼那邊就沒那么順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