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以風說“原因很簡單,親王殿下一開始就知道這一萬農奴回到莫斯科就會成為士兵,如果你們想不到這一點,我還會進行提醒。”
說到這里,烏以風攔住了要反駁的緬息科夫,說道“你是不是認為我在虛張聲勢,掩飾尷尬,請讓我說完,我有證據,這里有裕王殿下給沙皇陛下的信。”
說著,一封信遞給了緬息科夫,緬息科夫打開,發現里面全是中文,他看不懂,于是遞給了沙皇,沙皇能看懂。
但是彼得看了一遍,卻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久久不語。緬息科夫問“上面寫了什么,陛下”
“這里寫了,那一萬農奴是最好的士兵,讓他們當農奴是卑鄙無恥的浪費。”彼得聲音已經有些落寞,說。
“是真的,你們竟然真的敢送給我們一萬軍隊。”緬息科夫完全無法理解。而彼得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他震撼無比“這上面還寫了,如果我們順利把這一萬農奴組織成一支擁有卓越作戰能力的軍隊,那么帝國方面還會再送來剩下的農奴,還有一萬四千多人,全部歸還。但是如果這些人被當成了農奴,剩下的那些只能下礦井了。”
緬息科夫第一時間想,怎么會有這樣的好事,他感覺是那么的不現實。他立刻想到了一種可能,說道“陛下,條件,中國親王肯定提出了我們無法答應的條件。”
話說出口,緬息科夫就有些后悔,因為就算有什么不好接受的條件,沙俄一方也白嫖了一萬精銳了,這是多大的便宜啊。彼得細細看了看那封信,輕輕搖頭“只是說要我們善待公爵閣下,給予他充分的尊重。”
緬息科夫更是覺得這不可能,但事實如此,他又如何反駁呢
彼得強顏歡笑,邀請烏以風入座,他原本以為,他廣有俄羅斯一國,為千萬臣民之主,氣度胸懷都應該是上上之選,但今日看來,自己在裕王面前就完全是一個土包子,根本不值一提,彼得自認為自己做不到送潛在競爭對手兩萬多精銳的事情,甚至他連這么想都不敢想,而烏以風卻告訴他,這不僅是中國親王的胸懷,更是帝國的底蘊。烏以風用平淡的語氣告訴彼得,那樣的農奴,有多少給多少,別說兩萬多,就算是二十萬也不會對帝國造成多么大的威脅,這就是一個工業國家對農奴制國家的自信。
之后的談判就順利了很多,烏以風雖然作為鎮守將軍,但是他還是完成了李君威交給的任務,雙方之間的談判主要是經濟領域的合作,而這也正中彼得下懷,此時的彼得非常渴望引進帝國先進的技術和產業,哪怕不是前沿,是過時技術也是可以的。而帝國則希望獲得沙俄的市場,為帝國西部邊疆區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至于雙方的軍事合作就沒有那么多值得談判了,僅僅是利用帝國放還的農奴,彼得就擴軍兩萬多,這對于人口一千萬左右,常備軍人數在八萬左右的沙俄來說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數字,顯然,擴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打仗,彼得剛剛親政,也需要戰爭鞏固自己的地位,那么開戰的目標會是誰呢
向帝國開戰彼得除非瘋了,否則絕對不會以卵擊石。向波蘭開戰,現在波蘭可是大同盟的盟友,向瑞典開戰,奪取波羅地海出海口怎么看現在的俄國也不好招惹北歐的強鄰,那么所有的鄰國之中,就只有一個奧斯曼帝國了,并且沙俄早早就對其宣戰。進攻奧斯曼符合沙俄的戰略,也會得到更多的支持。
“公爵閣下,我有一種感覺,親王殿下似乎很希望我們進攻奧斯曼,這是為什么,你們與奧斯曼的關系一直不錯。”彼得了解了之后,主動問道。
烏以風聳聳肩反問“沙皇陛下,您不覺得奧斯曼還是過于強大了嗎,讓我們做什么都備受掣肘。”
彼得輕輕點頭,是啊,奧斯曼還是過于強大了,擁有三千萬的人口,可以抵抗來自半個歐洲的進攻,縱然經歷了維也納之戰那樣的慘敗依舊保持了相當的實力,并且還在快速恢復,而且彼得知道,相對于白送沙俄兩萬軍隊,帝國對奧斯曼的支持更為強大,而現在,奧斯曼與敵國都在進行停戰談判,如果成功,這個國家就會得到恢復期,等這頭獅子的傷口恢復了,繼續擴張,目標會是誰呢
細數奧斯曼周圍的鄰國和主要對手,似乎沙俄也是第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