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三十年的七月,英吉利海峽。
一支包括了六艘鷹級裝甲巡洋艦、六艘鐵壁級護衛艦和四艘補給艦在內的艦隊浩浩蕩蕩的駛入了海峽,正是英吉利海峽落潮的時候,海水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向著大西洋滾滾而去,本地所有的戰船、商船,或落錨停頓,或漂流南下,唯有這支艦隊,可以頂著海風和海潮,列隊進入北海區域。
李君威站在旗艦隼號的航海艦橋,用望遠鏡看著遠方,侍從官搬來一座大型的雙筒望遠鏡,說道“殿下,請用這個。”
“好,把支架搭起來吧。”李君威隨口應付了一句。
而一個青年卻把望遠鏡扛起,站在了李君威的身前,說道“殿下,您可以先用我的肩膀做支架。”
這個年輕人看起來英姿勃發,應當只有三十歲左右,金色的頭發,身材卻有些薄瘦,但是無人敢小瞧他,因為這位就是哈布斯堡王朝新晉升的陸軍元帥歐根,也是在北意大利戰場上戰勝法國大軍的將領,后世著名的歐根親王。
在一個星期前,這位年輕的元帥代表哈布斯堡剛剛簽訂了與法國的和約,讓哈布斯堡王朝結束了兩面對敵的狀態,可以專心致志的對付來自奧斯曼土耳其的挑戰。而他現在,也作為皇帝特使,出現在帝國的戰艦上,陪同李君威前往荷蘭。
“歐根元帥,這樣不好。”李君威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歐根笑了笑“大約十年前,在維也納旁邊的森林里,我就是這樣為您服務的,歐根還是當年的歐根,不會因為成為元帥而改變的。”
“元帥就是元帥,你已經不是當年的歐根中尉了。”李君威打趣說道。
歐根的橫空出世,除了哈布斯堡皇帝的慧眼識珠,還有李君威的協助,當年的維也納之戰,李君威把身邊的雇傭兵交給了歐根,讓這位騎兵中尉在戰場上嶄露頭角,而今后的軍旅生涯,歐根也時常受到裕王的照顧,他的騎兵部隊往往可以得到全套的帝國騎兵裝具,而這種友誼也是哈布斯堡王朝與帝國之間外交、軍事合作的潤滑劑。
兩個人都很珍重以往的崢嶸歲月,站在航海艦橋,享受著夏日的海風,喝著兌了果汁和蜂蜜的朗姆酒,暢快聊著。歐根不無感慨的說道“殿下,我努力了十年,終于獲得了與您面對面交談的地位,雖然經歷過很多的辛苦,但今日與您并肩,仍舊是一生難忘的暢快事。”
這話說的很多人都若有所思,隼號上坐著很多國家的使者,他們憑借的主要是國家、君主代表的身份,或者與裕王的私人友誼,只有歐根,除了兼具這些,還有別人不具備的威名赫赫,而他也以此為傲。
李君威很欣賞歐根,他真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將領。
也就是這個時候,一艘小船靠了過來,掛著英國國旗,作為艦隊指揮官的趙龍城立刻前去通聯。
“殿下,是英國人的通報船,他們抗議我們違反了當年您與他們訂立的戰爭法則。”趙龍城在接觸之后,走上航海艦橋來報告。
李君威回頭看了一眼,在一群使者之后,找到了一個戴眼鏡的年輕軍官,說道“少校,你去和英國人解釋一下,如果可以,去一趟倫敦吧。”
那位少校是李君威早已選定的,于是立刻動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