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希相信李君威的判斷,那就是英國必然會陷入長期的內亂狀態,只不過他的理解不是李君威這樣,從政治制度的角度來理解,而是基于現實的考量。
弗雷德里希是歐洲的領主,他知道一個國家國家的變更會帶來什么,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雖然是正面的,但是德意志地區因為新教和天主教的沖突死了多少人呢,英國從天主教變成新教國家也經歷了血腥。
“旁的不說,就說法國,法國先王頒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宗教寬容,結束了法國多年紛爭,可是路易十四又廢除了南特敕令,導致了國內叛軍叢生,到現在都無法解決,胡格諾教徒要么在國內反抗,要么移居國外,造成的損失不亞于對外發起一場戰爭。
但是法國的胡格諾教徒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信仰天主教的,就算如此,仍舊落得這樣的下場,對于英格蘭這樣一個新教徒為主的國家,以天主教為國教,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雖然詹姆斯二世還沒有要求新教徒改宗,但您的外交簡報顯示,他已經要求公職人員必須是天主教徒了。”弗雷德里希絮絮叨叨的說著。
李君威無奈的看了澹臺云風一眼,心道,早知道這家伙能得出一樣的結論,就不該和他廢話那么多。尤其是君主制和共和制的那一套理論,讓弗雷德里希大驚失色,搞的自己好像要在其國內搞什么陰謀似的。
“好吧,既然您清楚,那就不必多說了。”李君威打斷了弗雷德里希的長篇大論,介紹說道“我認為,普魯士可以通過支持英國新教徒抗爭的辦法,提升您的國際影響力,而這有助于您的長遠計劃。”
弗雷德里希搖搖頭“不不不,這種事可以做,但絕對不能這么說。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也是天主教徒,如果這樣說,會有損我的形象。”
“隨便,不過我相信利奧伯德皇帝陛下應該是支持的。”李君威說。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領現金紅包
弗雷德里希點頭“這一點毋庸置疑。”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仍然是路易十四眼中的頭號敵人,可憐這個國家卻夾在了法國與奧斯曼之間,而現在奧地利的主要戰略方向是在巴爾干地區與奧斯曼爭奪空間,那么任何能拆法國墻角的事神圣羅馬帝國都是可以接受的。
“那我從哪里下手呢,直接出兵很不好,縱然有您的庇護,我依舊不想現在招惹路易十四。”弗雷德里希說道。
李君威笑著說“當然不能直接出兵,現在的英國是一片混亂,根本找不到一個可靠的抓手,或許你今天聯絡上某位貴族,明天他就兵敗被殺,或者投降了詹姆斯二世。我們對英國內亂的局勢判斷是長期的,那么未必一定要立刻出手。至于抓手,我幫您找到一個,那就是奧蘭治家族的威廉,這位國王現在在我的控制之下,如果您需要,就可以為他政治避難。”
“是嗎”弗雷德里希先是一驚,繼而說道“不,奧蘭治的威廉現在是一塊燒紅的炭,我不能庇護他,這會引發法國和神圣羅馬帝國兩邊的怒火。”
李君威略感失望,因為他的第一目標就是要弗雷德里希接受這燙手的山芋,但是弗雷德里希依舊承受不住接手的好處,敢于向其庇護,必然會讓他聲名大震,他說道“殿下,奧蘭治的威廉太危險了,他的妻子瑪麗卻是一個合適的。不,如果我只接手瑪麗,尼德蘭或許就會庇護威廉,這樣效果很差。”
“如果英國國王只剩下一個,而且那個人是瑪麗女王就再合適不過了。”李君威提醒了一句。
弗雷德里希重重點頭,是啊,威廉太燙手,讓他死了也就是了,他略微一想,立刻說道“就這樣,一切由我來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