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帝國現有的科學技術,是無法解釋這種現象的。雖然油魚和鱈魚一樣,體內都含有豐富的油脂,但是油魚的油脂主要是蠟脂,這是一種人類無法消化的油脂。無論魚肉在五臟六腑之中如何蕩氣回腸,都無法改變蠟脂只是來旅游一趟的本質,只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這些玩意就會化作括約肌都無能為力的存在,從菊部地區流出,而這個過程持續三十六個小時。
李昭承在西津的那一段生活,一直流連于市井之間,鱈魚在西津還算是中等價格的食材,因此用低價的油魚冒充鱈魚的奸商就存在的,所以李昭承也曾經深受其害。
厄爾的遭遇僅僅是一個小插曲,三十六個小時的糟糕體驗也僅僅是讓他損失了大量的內褲罷了。
天亮了之后,新的一天繼續開始,而因為皇室行營的到來,木蘭小鎮的熱鬧更是推向了一個。
帝國皇室從太上皇時代就是喜歡熱鬧的,太上皇李明勛經常在申京舉辦一些促進科學技術的比賽,而在木蘭獵場,這些比賽就大部分是傳統項目。
草原民族擅長的摔跤、射箭和騎馬都在比賽范圍之內,這種競技性十足的比賽因為官方的加入而變的很有秩序,而李君威也為勝利者準備足夠的獎勵。
而外藩子弟也會參加比賽,尤其是騎射這種既代表草原民族能力,又是帝隊所需戰斗力的項目上,外藩子弟尤其喜歡。
而騎射比賽,也把木蘭獵場的儀式引到了。
厄爾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只有十一歲,且竄稀了兩天,但依舊如同精靈一樣在馬上跳躍,手中的騎弓頻頻射出,引發了一陣陣的喝彩聲。
而李君威專門為外藩子弟準備了一個考驗。
在一座低緩的山坡上,禁衛們在上面擺了很多的靶子,有大有小,高矮不同,數量肯定超過兩千個。這些靶子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被射中的瞬間就會倒地。
而所有人共同參賽,外藩子弟可以、貴族們的護衛也可以,每個人在自己的箭矢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一起從山坡下馳騁而過,看誰射中的多。
而獎勵也很豐厚,除了各類財務,李君威直接答應,冠軍可以進入侍從室,而那是外藩子弟夢寐以求的地方。
侍從室的侍衛是長年陪伴在皇帝和宗王身邊的,往往可以得到很多的機會。理藩院旗下四個邊疆區和數十個綏靖區的將軍們,大多出身侍從室。進入侍從室,即便是再不成器,也可以繼承父親的爵位,而不用降等襲爵。
厄爾對此勢在必得,甚至不惜耍了手段,他命令自己的護衛在箭矢上寫上他的名字。而這一幕被一直派人盯著他的李昭承發現了。
這群孩子沒有舉報,因為誰也不想在這種時候節外生枝,而李昭承卻依舊不肯放過這個家伙,他找了幾個擅射的禁衛參賽,也在箭矢上寫上了厄爾的名字。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每個人擁有三十支箭矢的情況下,厄爾卻射中了四十多箭,這讓他再一次出糗。
而比賽的真正卻是在騎射比賽的末尾。
在統計結果的時候,負責的人把所有的靶子挨個豎起。
兩匹馬拉著一輛二輪小車到了山坡前,看起來像是被帆布裹住的輕便小炮,但是當那件武器被安置完畢,帆布解開之后,外藩貴族們才發現,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武器。每個人都在猜測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只有少數人知道,那是加特林機槍,當然,在帝事工業體系之中,它暫時被叫做轉管快槍。
這門加特林機槍就是李君威為所有人準備的,操作他的人則是已經提前操作過的李昭稷和李昭承兄弟。
李昭稷一邊轉動搖把一邊開槍,李昭承則在一旁供彈。在一片槍林彈雨之后,只有寥寥幾個靶子還在站立,剩余的子彈還被這兄弟兩個打在一棵大樹上,這棵比腰還要粗的大樹在一片驚呼之中轟然倒塌。
這就是帝國第一款具有實際作戰能力的機槍,采用獨立的金屬彈殼彈藥,鋼制的彈膛,六根槍管可以完成每分鐘兩百發左右的射速,射擊距離達到了一千米。
二十多年前,那時候李君華還是一個年輕人,參加了帝國北伐漠北的戰爭,他得到過父親給的一個禮物,一枚手工制作的金屬彈殼子彈。
那個時候,李君華就知道了未來帝國會擁有一種叫做機槍的武器,它的出現,會讓能征善戰的游牧民族變的能歌善舞。
而現在,帝國做到了。機槍的射擊表演震撼了每個人,不光是它強大的威力,更因為它良好的操作性。
兩個孩子就能做到幾百個精擅騎射的騎兵做到的事,實在是井底之蛙的外藩所不能想象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