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李昭稷的年齡和打扮就知道他肯定是皇室子弟,于是立刻起身“不知是哪位殿下,微臣失禮了。”
“我是李昭稷,你就是東江公李德燦李大人”李昭稷問。
“原來是大皇子。”李德燦立刻就要下跪行禮。
“不用跪下了,你年紀大,不方便,再者,宮里現在也沒有這種規矩。”李昭稷托著李德燦說。
李德燦擦了擦臉上的汗水,連連稱贊李昭稷體恤,李昭稷說“父皇還在開御前會議,估摸晚飯前不見你了。”
“那可有旨意,讓微臣。”李德燦小心問。
李昭稷說“是皇爺爺那邊有旨意,說讓你過去一趟,晚飯也在那里用。”
“哎呀,是太上皇老人家要見微臣,惶恐,實在是惶恐。”李德燦臉上的汗更多了。
李德燦是朝鮮人,屬于早年就追隨李明勛,開疆拓土,立功不少。建國之后,李德燦擔任了帝國第一任理藩院總裁,在任上功勛赫赫,在離任時,被封為東江公。這是一個外藩國公,雖然他本人在北京居住,但在朝鮮半島上的江原綏靖區有一片領地,而其爵位名東江,則是來自帝國在朝鮮半島上建的一個行省,即以平壤為核心的東江行省。
“微臣已經五年未曾得見太上皇天顏,不知他老人家身體可安泰否”李德燦跟在李昭稷后面,問道。
李昭稷說道“身體不錯,就是偶爾會頭疼。”
“這是為何”
“爺爺一聽人說國事,就頭疼。”李昭稷半真半假的說。
而李德燦何其聰明,他知道這是李明勛的意思,見了太上皇,可別說正經事。
雖然李德燦此次前來所為的那件事很重要,如果能得到太上皇的首肯更是錦上添花,但他可沒有膽量去觸霉頭。不過見一見太上皇也是好的,至少可以造勢。
而在御前會議上,李昭睿則已經把李德燦此次來的消息告知了皇帝,具體消息是李德燦這幾日下榻國賓館時,安全局的人偽裝成服務人員,看到了他的一些信件。
“李德燦實際上代表著很多外藩貴族,其中他與滿洲幾個郡王書信來往比較多。”
在外藩貴族里,滿洲一直是很老實順從的,但這不代表他們會任人宰割,而這次與李德燦商議之后,讓這位老功臣出面,其實就一件事,希望皇帝能仿忠王李柏之舊例,解決不歸奴案,這也是外藩貴族們的大讓步。
忠王李柏就是原來的朝鮮王李氏,當年朝鮮三分,李柏是滿清扶持的朝鮮王,而帝國定鼎中原之后,立刻出兵朝鮮,表面上是平叛,實際是吞并。
當時其他兩個政權都是帝國曾經的抗清盟友,對他們下手有損信譽,所以帝國支持了李柏。
讓李柏免罪,封為忠王,為外藩之首,換取李柏以朝鮮王身份歸附帝國。李柏此后以忠王身份居于京城,沒有領地,但李明勛特許以東江行省賦稅的十分之一作為李柏的俸祿。
只不過,李柏無嗣而死,理藩院雖然揀選了其一個侄子繼承,但王位卻是已經丟失,由親王降為了郡王。自此也就丟了第一外藩的身份,讓給了察哈爾王阿布奈。
而李柏的這次特事特辦成為了風雨飄搖的外藩所追求的結局,可以放棄領地和領民,但是希望帝國給予更多的實利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