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李君華只是有這么一個構想,那個時候,皇帝隱隱然把裕王當成皇權的威脅,也感覺利用競選王位來吞并東歐一個大國是不錯的辦法,但現在的皇帝已經完全沒有了這種想法。談及此事,也僅僅說那是一個玩笑。
“第二件事呢”
李素壓低聲音“傅禮燁先生回來了”
“他怎么回來了,你為什么要帶他回來”李君威神色凜然,問道。
李素連忙解釋“我也不想,在歸國之前,我前往北大西洋視察,順便支持了白老公爺去擔任大西洋殖民地總督。期間只是過問了傅禮燁先生的情況,連面都沒有見,但誰能想到,傅先生偽裝成鏟煤工人登上了我的坐艦,一路之上根本就沒有露面,一直等船到了申京,才告知實情。我只好先把他安頓下來,先問過您之后再處置。”
李君威對傅禮燁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這些年,他先后接觸了厄齊爾、孫為公和巴格爾等一大批具有平等思想的人,其中不少有政治改革的想法,但傅禮燁卻是特殊的一個,他是一個絕對的理想主義者,而且很激進,甚至在帝國境內挑動過武裝暴動。
可傅禮燁又是一個真正的實干家,在李君威的支持于北美殖民地腹地建立了一個名為和諧村的公社,把公有制與平等踐行到底,李君威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得這個公社的信息,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傅禮燁確實沒有私心,李君威資助他的二十萬兩銀子全數被他投入到公社的建設之中,并未有任何私用,僅此一點,李君威就不會后悔。
“他說回來干什么嗎”
“他想見您,拒絕和我交流。”李素回答說。
李君威自然不想拒絕見傅禮燁,轉念一想,這或許也是一個機會,可以安排他與父親見一見。
很快,御前會議繼續召開,討論的當真就是波蘭王位繼承問題。
不得不說,因為裕王與索別斯基的私人友好,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兩國之間關系保持了長時間的友好,甚至經濟貿易上的合作比政治上更進一步。當然,兩國擁有共同的戰略利益,也是合作的基礎。
因為帝國的存在,波蘭不再受到沙俄方面的軍事威脅,雖然無法恢復舊時代獨霸烏克蘭地區,但現在擁有的土地卻可以穩如泰山。
波蘭原本就是糧食生產大國,帝國進入歐洲之后,盤活了波蘭糧食的銷售網絡,而且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比如蒸汽動力船只的投入,讓波蘭的糧食更具有競爭力。而帝國西津的開發,對煤炭、木材、各類礦石的需求量巨大,波蘭,尤其是其控制的烏克蘭地區,是主要的方,這無形中豐富了波蘭的經濟模式。
但是,索別斯基的時代終究還是結束了,僅從兩國目前的狀態來說,友好還會持續,但問題在于,帝國從來就不是一個滿足現狀的國家。
帝國需要目前的經濟合作不僅要持續下去,而且要更深化才好。
但問題在于,波蘭國內已經有了不同的聲音。
就以波蘭最看重的糧食生產為例,在帝國入主西津后,波蘭的糧食出口量年年增長,但那也是過去式了,因為帝國西津地區的開發已經初見成效,不僅可以滿足本地的糧食需求,而且已經開始出口,奪取原本屬于波蘭的市場。
而且糧食出口提高的那幾年,利潤并沒有同幅度提高,主要是當時波蘭與奧斯曼處于戰爭狀態,波蘭的糧食出口需要帝國商人的船只運輸,而已第聶伯河為主的內河航運,也被擁有蒸汽動力船只的帝國方面占據,結果就是,糧食出口所產生的利潤大頭被帝國商人拿走了。
更重要的是,帝國引發的波蘭經濟發展,都在南部、東南部靠近黑海的地方,而波蘭的經濟中心從來在波羅的海,這使得波羅的海沿岸和中部的貴族只得到了糧食價格下跌導致的壞處,沒有得到相應的利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