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威廉對這份清單心滿意足,造船廠、兵工廠等一大批普魯士想要的工廠都有,甚至可以引入一些蒸汽動力的機械。特別是造船廠,帝國一方答應,十年內讓普魯士擁有制造蒸汽動力船只的能力。
可問題就在于,普魯士沒有足夠的資本,也沒有充足的技術人員。
“我認為錢的問題還好說,畢竟我們把錢花在了工廠上,這就是會下蛋的雞,只不過資金回流稍微慢一些。而不是花在軍隊上,永遠帶不來收益。但技術人員上確實是一個問題,中國對這方面管理很嚴格,前來德國工作的技術人員都要經過審核。博哈德,我的老友,你有什么辦法嗎”老威廉給博哈德倒了一杯來自波爾多紅酒,問道。
博哈德說“資金的問題我們可以著眼于猶太人,三十年戰爭之后,猶太人就不斷往德意志地區遷移,我們也接納了一些,不如再放開些,給予其更多的權限。并且切實的保護猶太人。
閣下,我去過西津,在中國的西津,猶太人只能租房不能買房,猶太銀行必須有超過百分之四十的中國股份,其開辦農場、工廠都必須與中國人合作。而且猶太人不準在西津擁有第二座教堂,不許占據一個社區的五分之一人口。可即便有這么多的限制條件,猶太人仍然對前往西津趨之若鶩。
就是因為帝國有完善的法律保護猶太人,而且那里還有充足的工作機會。這是我們所需要做的。哪里有利潤,猶太人就會出現在哪里,哪里的金錢和生命得到保護,猶太人也會出現在哪里。”
“我同意。不光是猶太人,任何外國族裔在普魯士都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我不能接受第二次禮帽事件,那個中國機械工僅僅是沒有向貴族脫帽致敬,就被打了一頓,實在是難以接受,據我所知,在中國就沒有這樣的規定。即便見到皇帝,他們也可以戴著帽子,在法律之中只有在國家儀式中才必須脫帽,但那是致敬國家,而非致敬某個人。”老威廉說道。
“是的,我們可以為了技術和工廠,花幾倍的價錢引入中國技術人員,可是他們仍舊不愿意來,就是因為這里缺乏平等和自由。”博哈德有些無奈的說,只不過,作為老威廉的宰相,而且擔任了十幾年,博哈德靠的是能力,他會抱怨,有時候還會因為抱怨惹惱了老威廉,但他不只是抱怨,在抱怨后他總會提出真知灼見。
博哈德說道“我認為對于技術引進和消化還需要動更多的手段,比如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的商人去中國,尤其是西津地區辦廠,然后生產東西賣到普魯士,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這是中國愿意看到的,而這些商人總會帶上一些德意志人前去中國,他們也就可以學習到技術和管理經驗。
同時,我們也可以直接組織有知識的青年,包括但是不能僅限于貴族,官方出資或者部分資助,讓其到中國學習技術。甚至可以辦理學校,讓其在國內先學一些基礎。而對于已經前來普魯士的中國人,我們也要用好,他們只是被派遣來技術服務的,我看過幾個維修工人的合同,并且與管理者聊過。這些工人來自西津或者南洋,而中國在五年前正式通過的勞動法。
這些工人在我們這里的勞動也受到中國法律保護,他們每天只工作九個小時,加班要另外付費。我想說的是,既然他們愿意為了加班費而多工作,那么為什么不能花錢讓他們把技術教給我們的工人呢在大部分的工廠,這些人都是師父帶徒弟的教授,一個人帶兩個三個,因為語言不通,效果很差。
比如紡織廠,原本的技術工人只在德意志待四個月的計劃,現在七個月了還走不掉。還不如把學徒組織起來,直接開設學堂,安排翻譯幫助技術人員參與教學,這樣效率會提高很多。”
“顯然,這是一件復雜的事。”老威廉摸著額頭說道。
博哈德點頭“一個國家的崛起當然很復雜。”
博哈德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道“大公,英國那邊的事,我們要告訴中國方面嗎”
“暫時不要,那位丘吉爾公爵的話并不是那么值得信任,而且,他現在什么也做不了。”老威廉說道。
在帝國三十三年末這個時候,英國的內戰已經暫告一個段落,國王詹姆斯二世增加了宗教寬容,重開了議會,暫時恢復了英國的秩序。特別是向帝國出售北美殖民地獲得大量資金之后,英國王軍的實力擴張,讓很多抵抗者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