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閉上眼睛,我會感覺是在裕王殿下和我說話。”老威廉接受了澹臺云風的這個解釋,最后還不忘打趣澹臺云風一句。
澹臺云風也只是笑了笑,吃光了手里的烤紅薯,喝了一杯水緩解一下有些黏濕的嗓子,而老威廉問道“既然瑞典與奧古斯都的戰爭是必然的,那中國是否會在這場戰爭中與普魯士站在同一立場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我無法給出回答。”澹臺云風平淡說道。
這本身就是一種回答,老威廉笑了“我明白了,這要看帝國與普魯士是否擁有共同的利益。”
澹臺云風點點頭“是的,就是這樣的答案。”
“那能否告知,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想要什么利益呢”博哈德代替問道。
“很簡單,其一,更廣闊的市場。其二,限制沙俄的擴張與崛起。其三,增強在各國的政治影響力。”
老威廉輕輕點頭,對此他并不感覺到意外,而是說道“至少在目前看來,我們之間沒有什么多大的利益沖突。”
“確實如此。”澹臺云風也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而博哈德說道“關于戰略上的討論,我們暫且告一段落吧。現在我們討論一下經濟和技術上的合作吧。”
這才是老威廉所重視的地方,在過去的幾年,他可不只是派遣自己的兒子前往中國留學,還隨行了一個二十多人團隊的代表團,這個代表團表面上是小威廉的侍從團,但實際是考察團,里面都是老威廉精挑細選的貴族,而普魯士自維也納戰役之后,就有了派遣貴族去西津上軍事學院的歷史,可以說,在德意志地區,對帝國最為了解的勢力就是普魯士。
老威廉與宰相博哈德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工業是一個國家脊梁,普魯士要想崛起,實現一統德意志地區的偉大理想,發展工業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最近兩年,老威廉一直籌措這件事,不斷從帝國引進技術,可是因為帝國的技術保護法律,普魯士一直得不到最先進的技術,但即便是帝國落后的技術,對于德意志地區也是足夠先進的,比如今年下半年,普魯士將會擁有德意志地區第一座煉鋼廠,投產之后,每年可以產出超過五萬噸的鋼和鐵,之所以如此確定,是因為這家煉鋼廠是直接從帝國臺北采購的淘汰產品,全套拆卸,用船運輸來的。
這些技術和工廠的引進給普魯士帶來了很大的財政壓力,為了籌措資金,必要的借款、增稅是必然的,好在,過去幾十年,老威廉已經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他的話在普魯士就是圣旨,但即便如此,壓力也很大,為此老威廉今年已經選擇裁軍。
要知道,普魯士在維也納之戰后一直維持著一直三萬人規模的常備軍,這支常備軍戰斗力在歐洲屬于第一流的,但普魯士沒有足夠的錢來支持這么大規模的軍隊,以往都是靠著幫強國打仗來獲取援助來維持,法國、奧地利都曾經是普魯士的雇主。
從去年開始,普魯士就開始裁軍,預計明年夏季的時候,普魯士的常備軍數量將會降低到一萬八千人的規模,這也是為什么老威廉沒有能力競爭波蘭王位的原因之一。
愉快的會談持續了兩個小時,最后澹臺云風留下了一份長長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