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次大陸的幾個當事國,還是從中斡旋的帝國,都感受到了李君度的誠意,不少人都猜測,或許是因為發生在帝國三十年的那次刺殺和政變,李君度的身體變差,讓他不得不為身后事考慮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就是李君度做的表面文章,用的瞞天過海之計。
帝國三十四年初的時候,還傳出印度與波斯的關系緊張,雙方在邊境發生摩擦,也傳出印地財政再次吃緊,連官員工資都發布出來了,開始向果阿的葡萄牙人借款的消息。但是,誰能想到,在帝國三十四年的六月,印度斯坦帝國突然發動了對莫臥兒帝國的襲擊。
李君度利用了莫臥兒帝國內部的矛盾,順利的打開了前進的道路。
如今的莫臥兒帝國皇帝還是奧朗則布,那位號稱世界征服者的家伙。曾幾何時,他也想發動反攻,重新奪取次大陸的主導權,但隨著年紀超過了七十歲,越發的力不從心了。
奧朗則布在選擇繼承人上,反反復復猶豫不決,給了印度斯坦國機會。奧朗則布性格本就殘暴血腥,雖然已經年過七十,但幾個被看重的兒子都很年輕,早些年,奧朗則布培養的是兩個在對印度斯坦帝國擴張中建立功勛的兒子,給予其兵權實權,在德干高原抵擋北方的進攻,但是這些年來,曾經不可一世的奧朗則布意識到,莫臥兒帝國的存亡,不在于后繼者是否為明君,更重要是能否得到帝國的支持。
沒有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莫臥兒帝國就會失去軍事技術上的優勢,沒有與中國的貿易,莫臥兒的稅收會出問題,沒有中國斡旋,德干聯盟就不會進行戰略配合。甚至連背后的緬甸都會捅上一刀。
因此,在最近幾年,奧朗則布越發寵信一個在檳城留學,會一口流利漢語的兒子,引發了幾個年長兒子的不滿。
其中一個頭腦簡單野心巨大的兒子聯絡李君度,讓其支持他成為莫臥兒帝國的皇帝,這種要求當然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但是這封信被李君度控制在手里用以要挾。以奧朗則布的殘暴性格,一旦知道這件事,肯定會以暴力解決的,也正是這個兒子,為李君度打開了主力進入恒河流域的大門。
申京皇宮,御書房。
御前會議正在召開,除了內閣、中廷和兩位王爺,還有就是海軍和陸軍兩位大臣參加,而最新的地圖已經展開了,鮮紅色的箭頭已經把恒河流域切成了兩半。
“看起來,形勢很危急,而且這已經是十五天前的消息了。”會議還沒有正式開始,一群御前大臣就已經開始討論了。
得益于技術的進步,前線情報消息的傳達已經快捷了很多,從印度出發的通報船只,不需要經過補給,就可以全速開往帝國,抵達廣州只需要十四天,而現在的廣州已經有到申京的有線電報,所以中間僅僅只有十五天的時間差,相對于以往兩個月的時間差,已經是快了很多了。
趙文廷走到了安全局長李昭睿身邊,問道“李大人,你覺得形勢如何。”
李昭睿眉頭緊皺“不容樂觀呀。”
“可莫臥兒帝國的主力都退下來了,損失不大呀。”趙文廷雖然有過前往美洲,軍前效力的機會,但到底不是軍隊出身,所以對軍事方面了解不深。
“那是撤退嗎那是潰退。”李昭睿說。
“趙將軍,你說呢”趙文廷又問向了趙銘德。
現在的趙銘德是趙文廷的副手,按理說,早就從海軍退役的趙銘德應該是文官身份,可帝國官場就是如此,出身軍旅的官員都以此為驕傲,不論是內閣官員還是元老院的那些元老,都喜歡被人叫將軍。